心肌囊肿专科治疗医院

首页 » 常识 » 预防 » 心肺复苏术CPR的适应症综述
TUhjnbcbe - 2022/12/27 22:24:00
北京治皮肤病医院 http://m.39.net/pf/a_4322698.html

心肺复苏(CPR)作为人人都必须掌握的救命术,它适用于什么样的患者?应该在哪些疾病情况使用?在发现适应症的患者时又应该在什么时间内实施?对此本文进行了综述,回答了读者的这些问题,以指导我们在实际工作中抢救适应症的患者,更好地发挥心肺复苏术这一救命术的作用。

1.心肺复苏的概念。心肺复苏的英文;cardiopulmonaryresuscitation,CRP。由三个英文单词组合而成,一是cardio的意思是心脏;二是pulmonary的意思是肺;三是resuscitation的意思是复苏、复活。cardiopulmonaryresuscitation这三个单词合起来的意思就是心肺复苏,缩写为CPR。是针对呼吸、心跳停止的患者所采取的抢救措施,即用心脏按压或其他方法形成暂时的人工循环,恢复心脏自主搏动和血液循环,用人工呼吸代替自主呼吸,达到恢复苏醒和挽救生命的目的。复苏的最终目的是脑功能的恢复。

2.心博骤停的概念。

心搏骤停(CardiacArrest,CA)也有人称为心脏骤停,是指心脏正常或无重大病变的情况下,各种原因引起的、在未能预计的情况和时间内心脏突然停止搏动,从而导致有效心泵功能和有效循环突然中止,引起全身组织细胞严重缺血、缺氧和代谢障碍,如不及时抢救即可立刻失去生命。也有人称为心搏骤停是心脏因急性一过性的原因突然中止博血而导致的循环和呼吸停顿的“临床死亡”状态。

3.心肺复苏(CPR)的意义。

3.1.心跳呼吸骤停是临床最紧急的情况。当人突然发生心跳、呼吸停止时,必须在4至6分钟内建立基础生命维持,保证人体重要脏器的基本血氧供应,直到建立高级生命维持或自身心跳、呼吸恢复为止,其具体操作即心肺复苏。

3.2.心搏骤停急救*金8分钟。心脏骤停后的8分钟,正是所谓的*金8分钟。在这个时间实施心肺复苏术,成功几率也会随着时间流逝而降低:1分钟内,成功率在90%以上;4分钟内,成功率在60%左右;6分钟内成功率在40%左右;到了8分钟内,成功率为20%左右,并且可能已经“脑死亡”。在心脏骤停10分钟后实施心肺复苏术的话,成功率几乎为零。

4.心搏骤停病理生理。

心搏骤停病理生理后机体产生以下病理生理问题,一是心搏骤停血氧下降,组织缺氧;二是机体进行无氧酵解,酸性产物积聚和呼酸,所谓的呼酸就是指呼吸性酸中*,肺泡通气及换气功能减弱,不能充分排出体内生成的CO2,以致血液PCO2增高,引起高碳酸血症。三是组织器官产生不可逆的损伤。

4.1.各组织器官在常温下耐受缺氧时间。大脑4至6分钟;小脑15分钟;延髓20至30分钟;脊髓45分钟;交感神经节60分钟;心脏和肾脏30分钟;肝脏2小时;肺脏耐受时间在2小时以上。

4.2.常温下心搏骤停后病理生理表现:(1)10秒内脑氧储备耗尽,发生意识障碍,进入昏迷;(2)20至30秒脑电活动消失;(3)60秒瞳孔散大固定;(4)4分钟脑内葡头糖耗尽,糖无氧代谢停止;(5)5分钟脑内ATP枯竭,能量代谢完全停止。(6)4至6分钟大脑神经元发生不可逆的病理改变。

5.常温下心搏骤停后临床表现:

(1)3秒头晕、恶心或者黑朦。

(2)10秒出现晕厥、抽搐、意识丧失,突然倒地。

(3)30秒出现全身抽搐,瞳孔散大。

(4)60秒出现叹息样呼吸乃至自主呼吸逐渐停止。

(5)3分钟出现脑水肿。

(6)6分钟出现脑细胞死亡。

(7)8分钟出现“脑死亡”“植物状态”。

(8)10分钟出现小脑损害,随后经数分钟过渡到生物学死亡;不可恢复的损害。

6.心肺复苏术的适应症。

6.1.心肺复苏术(CPR)适用于因各种原因所造成的呼吸、循环骤停,包括心搏骤停、心室纤颤及心搏极弱。其目的在于恢复呼吸,循环功能及脑保护和脑复苏。心肺复苏适用于由急性心肌梗塞、脑卒中、严重创伤、电击伤、溺水、挤压伤、踩踏伤、中*等多种原因引起的呼吸、心跳骤停的伤病员。

6.2.引起心搏骤停的原因有两大类:心源性心搏骤停和非心源性心搏骤停。

6.2.1.心源性心搏骤停包括:以下3种类型。

(1)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

(2)心肌病变。

(3)主动脉疾病。

6.2.2.非心源性心搏骤停包括:包括以下6中类型。

(1)呼吸停止。

(2)严重的电解质与酸碱平衡失调。

(3)药物中*或过敏。

(4)电击、雷击或溺水。

(5)麻醉和手术意外。

(6)其他因素,最终彼此影响、相互转换而导致心搏骤停。

7.心搏骤停心电类型。

心搏骤停时,心脏虽然丧失了有效泵血功能,但并非心电和心脏活动完全停止,根据心电图特征及心脏活动情况心搏骤停可分为以下3种类型:心室颤动、心室静止、心电—机械分离。

7.1.心室颤动:心室纤颤简称室颤(ventricularfibrillationVF)。

心室肌呈不规则颤动,但无排血。心电图(ECG)表现,QRS-T波完全消失,代之以不规则的、连续的室颤波,频率为每分钟至次。这种心搏骤停是最常见的类型,约占80%。是极严重的心律失常,心室肌发生快速而极不规则、不协调的连续颤动。心室颤动如能立刻给予电除颤,则复苏成功率较高。

7.2.心室静止:心室静止(ventricularstandstill)亦称心室停搏,是指房室交接区停搏合并室性停搏。此时心房有收缩两心室的机械性收缩全部停止,心室静止时间通常为2.7s以上。心室肌完全丧失了收缩活动,呈静止状态。心电图表现呈一直线或仅有心房波,多在心搏骤停一段时间后(如3至5min)出现。

7.3.心电-机械分离:心电机械分离(electromechanicaldissociation)也称为无脉搏心电活动(Pulselesselectricalactivity,PEA)指的是有组织心电活动存在,但无有效的机械活动。通常有三种情况:一是正常张力型PEA,即心肌只有基线水平收缩;二是假性PEA,指心肌收缩太弱,但超声可发现主动脉搏动;三是真正PEA,即所谓电机械分离。此时有电活动而完全没有机械活动。此种情况也就是缓慢而无效的心室自主节律,心室肌可断续出现缓慢而极微弱的不完整的收缩。心电图(ECG)表现为间断出现并逐步增宽的也就是宽而畸形、振幅较低的QRS波群,频率多为20至30次/分以下。由于心脏无有效泵血功能,听诊无心音,周围动脉也触及不到搏动。此型多为严重心肌损伤的后果,最后以心室静止告终,复苏较困难。心肌虽有生物电活动,但无有效的机械活动,断续出现间断而弱的“收缩”。

总结:心肺复苏是针对呼吸、心跳停止的患者所采取的抢救措施,即用心脏按压或其他方法形成暂时的人工循环,恢复心脏自主搏动和血液循环,用人工呼吸代替自主呼吸,达到恢复苏醒和挽救生命的目的。复苏的最终目的是脑功能的恢复。时间就是生命,心搏骤停停止8分钟出现脑死亡,称之为心肺复苏的“*金8分钟”,应该在8分钟之内实施心肺复苏术,抢救成功率可以达到20%左右。心肺复苏的适应症针对心室颤动、心室静止、心电—机械分离这3种类型的心搏骤停。

(年3月29日孟洪德)

1
查看完整版本: 心肺复苏术CPR的适应症综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