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少朋友都应该听说过起搏器,但不了解起搏器到底分哪些种类?不同点的功能又是如何工作的?
其实起搏器就是最常见的一种心血管植入型电子器械(cardiovascularimplantableelectronicdevice,CIED)。
通过脉冲发生器发放由电池提供能量的电脉冲,通过导线电极的传导,刺激电极所接触的心肌,使心脏激动和收缩,从而达到治疗由于某些心律失常所致的心脏功能障碍的目的。
除了普通起搏器以外,CIED家族中还有几个其他成员:植入型心律转复除颤器(implantablecardioverterdefibrillator,ICD)、心脏再同步化治疗(cardiacresynchronizationtherapy,CRT)起搏器、植入型心电记录仪以及植入型心血管监测器等。
由于植入型心电记录仪和植入型心血管监测器在国内的临床应用极少,我们就主要来说一说起搏器、ICD以及CRT是如何工作并解决心脏问题的。
永久植入型起搏器,让“跳得太慢”的心脏维持正常律动:
有时候心脏跳得太快是一种疾病,而心脏跳得太慢也可以对健康造成威胁。
最常见的,心率过慢可以导致心脏排血量不足,而像大脑这样的重要器官就会因为供血不足而发生一系列的症状,比如头晕、黑矇甚至晕厥等;
长期的心动过缓还能引起全身表现,如疲乏、运动耐力下降甚至慢性心力衰竭。
起搏器可以帮助心脏恢复正常的心律。起搏器可以通过导线直接向心脏发出温和的电脉冲,这种电脉冲不会让人体感受到,但可以让心脏保持正常的跳动。
大多数起搏器的植入是在心内科导管室里操作的,被认为是一种“小手术”。
通常,只需要在锁骨下方的胸壁皮下进行局部麻醉,在这里作一个小切口,将导线通过上腔静脉穿入心脏中去并固定于心内膜下,之后再将导线连接到起搏器,为起搏器设定好程序并放入胸部皮下的囊腔中,最后缝合切口。
手术后如无异常,仅仅会在起搏器放置处的皮肤下看到一个小突起。
植入型心律转复除颤器(ICD),自动电击猝死的心脏:
事实上,ICD可以理解为一种“升级版”的起搏器,其安装过程与起搏器的植入过程相似,也是在锁骨下的胸壁处进行局部麻醉,作小切口后将导线通过上腔静脉穿入心腔中并固定于心内膜下。脉冲发生器与导线进行连接后,被植入胸壁下的皮囊内。
ICD除了与起搏器一样,能够维持心动过缓的心脏正常跳动以外,还具有让心动过速的心脏恢复正常心律的功能。
其中,最厉害的就是,当心脏出现可能诱发猝死的室性心动过速甚至心室颤动时,ICD可以向心脏传送高能量的电击,让心脏恢复正常律动。
ICD通过实时监测、自动化、高能电击,挽救生命
也就是说,当危险发生时,ICD就是安装在心脏内部的一个智能的微型抢救器,不需要任何人为的操作就可以实现影视作品中急诊室里发生的心脏除颤!
当然,这种被ICD“放电”的滋味可不好受,经历过的朋友形容这就好像是无意间被电插座击中了,或是胸口被踢了一脚的感觉……
心脏再同步化治疗(CRT),缓解心力衰竭、改善生活质量:
CRT其实是通过一种特殊类型的起搏器来实现的。普通的起搏器一般有两根电极,分别通过调节右心房和右心室来维持正常的心律;而CRT需要增加第三根电极,这根电极被安置在左心室内,从而实现双心室起搏。
CRT双心室起搏,第三根电极需要进入左心室内
正常的心脏在供血时,左心室与右心室是同步泵血的,这有利于左心室将足够的血液输送到全身组织和器官中去。
而有一部分心力衰竭的患者,之所以服药治疗的效果不佳,正是因为心力衰竭发生后左心室和右心室无法同步泵血,因而导致左心室每次泵血不能将足够的血液输送到全身。
而CRT则是帮助心力衰竭的心脏,实现左心室和右心室的同步化泵血,就可以改善患者的症状并提高生活质量。
对于难治性心衰患者,安装CRT起搏器是一个绝佳的选择。
左、右心室不能同步跳动,往往加重心力衰竭的恶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