忙碌的工作、竞争的环境是否令你的精神压力愈来愈大?突然的生活变故是否让你承受着前所未有的压力?经历了长期慢性或短期急性压力后,你是否出现胸部不适的感觉呢?你需要警惕患上精神压力所导致的心肌缺血。
”什么是心理应激性心肌缺血什么是精神压力导致的心肌缺血?精神压力导致的心肌缺血,又称心理应激性心肌缺血(MSIMI),指个体在日常工作生活中经历长期慢性压力或短期急性压力后,出现胸部不适症状,经检查发现了心肌缺血的证据。
诊断可以分三步走:
1
第1步
疑似者进行心电图和心脏彩超检查,以发现心肌缺血的证据。如普通心电图或24小时动态心电图出现:T波异常、下壁异常Q波、ST-T改变等,心脏彩超提示舒张功能不全,轻度的室壁运动异常等。
2
第2步
有上述缺血的相关证据后,患者接受心理状态评估,筛选出高危人群:焦虑状态、抑郁状态、睡眠障碍、完美主义者。
3
第3步
患者进入检查室,给其一个模拟的精神压力,然而通过精细的影像学检查评估是否出现心肌缺血。
患该病的危害如果是已明确诊断的患者,他会有什么风险呢?研究发现:在确诊冠心病的患者中,该病的发病率为20%~70%。女性发病率是男性的2倍。多项临床研究结果提示,合并心理应激性心肌缺血的冠心病患者未来3年不良心血管事件的发生率是不合并者的2~3倍。
哪些人需要进行检查以下人群考虑为“双心(心血管+心理)疾病”,医生应建议进行检查:
1、反复胸闷、胸痛、气促等不适,但冠状动脉造影无狭窄,或狭窄<50%或存在心肌桥的人。
2、植入支架后仍有胸部不适者。
3、胸部有不适感,同时从事高压力工作岗位、需要经常熬夜者也需要进行筛查。
确诊后该如何治疗确诊后,有3种方法可以对其进行干预:
压力管理:医生对患者进行压力访谈,发现其工作和生活中的压力源及其认知状态,进行必要的疏导,修正其认知中的缺陷。
运动治疗和生活方式干预:患者先进行心肺运动检查,评估其运动耐力,然后在监护下进行运动干预,并形成运动习惯。
药物治疗:目前相关的治疗药物仍较少,5-羟色胺再摄取抑制剂可能有效。还有一些疏肝解郁、活血通络的中成药亦可能有效。
营养干预对心肌出血康复也很重要适量增加膳食纤维
膳食纤维可以阻止胆固醇被人体吸收,并能促进胆酸从粪便中排出,所以能有效降低血胆固醇,是防治心肌缺血不可少的食物类别。膳食纤维含量最高的食物是米、麦等五谷的杂质,也就是米糠和麦糠果。高膳食纤维食物有大麦、无花果、茄子、豆类、梨和绿叶菜等。
保证微量元素供给
碘能降低胆固醇在血管壁上的沉着,减缓或阻止动脉粥样硬化的发展,所以常吃紫菜、海带等富含碘的海产品,可降低冠心病发病率。另外,膳食中钙、钾、镁、钠等也和心肌缺血发病有关,应适量补充相关食物。
文章来源:文·马欢(广东省心血管病研究所心内科主治医师)
编辑:朱锦
免责声明: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