具中科博生研究表明,正常情况下,外周血循环中仅有极少量造血干细胞,应激、内毒素、剧烈运动、化疗及细胞因子可显著增加CD34+造血干细胞数,即造血干细胞的动员,临床上后两者的动员最有效。这一发现使外周血成为HSCT中干细胞的重要来源。中科博生。
(1)动员机制
有研究表明,某些细胞因子使骨髓中干细胞过度增殖,减少细胞凋亡而扩增整个祖细胞池,从而增加血循环中祖细胞的数目。但Prosper等发现,用G-CSF或G-CSF+CTX动员正常人和小鼠后,虽然外周血中CD34+细胞和CFU-S数量都有明显增加,但骨髓中两者的数量无明显变化,提示其动员机制并非由于骨髓干细胞池的扩增,而是干细胞从骨髓至外周血的再分布。有实验表明,动员后祖细胞表面黏附分子(celladhesionmolecule,CAM)如VLA-4(a4pl)VLA-5(a5^)、LFA-1、LFA-3的水平有不同程度下降,c~kit的表达减少,Kit-L通过影响VLA-4的活性而产生动员作用。中科博生。
而用抗VLA-4的抗体注入小鼠体内或用抗a4、抗抗体封闭小鼠干细胞后发现干细胞与骨髓中相应配体黏附率下降,血循环中干细胞数量增加。.而且,除了化疗可导致融史内皮细胞和骨做基质变化外,G-CSF等细胞因子可使干细胞表面黏附分子的表达发生变化,影响干细胞对骨髓基质的黏附力而使干细胞移至外周血。中科博生。
(2)动员方案
正常供者的动员常用造血生长因子(HGF),而肿瘤患者自体HSCT前的劫员常用化疗或两者联合应用。
1)化疗。大部分抗肿瘤药或化疗方案都有动员作用。相应的联合化疗方案和(或)大剂量HtAra-C是白血病患者常用的动员方案,大剂量CY是实体瘤患者较常用的动员药物。其剂量与动员效果及骨髓抑制程度呈正相关,CYmg/m2]员后CFU-GM为mg/m2动员后的14~30倍。然而,由于其严顶的骨髓抑制作用及其导致的严重感染或出血相关死亡率増加现巳较少采用单纯化疗做动员。中科博生。
2)造血生长因子。化疗后应用HGF如OCSF、GM-CSF、IL-3、SCF、FL、Tpo等能显著增加动员的效果。G-CSF和GM-CSF是被批准的在国际上用于动员外周血干细胞的HGFO健康供者最常用的动员方案是G~CSF10—16Mg/kg,分两次使用。Dipersio等比较了G~CSF、GM-CSF和两者联用对外周血造血细胞的动员作用,结果显示,与G-CSF相比,GM-CSF对外周血造血细胞的动员作用(除对DC较强外)较差,而两者联用使CD34+细胞和DC(尤其是活化的DC)明显増多,且CD3+细胞数降低约50%。提示G-CSF和GM-CSF联合动员后外周血造血细胞的数量和质量均得到提高,对于降低GVHD、加强GVL效应,及促进干细胞移植后造血和免疫重建均将起到积极作用。中科博生。
(3)影响动员效果的因素
1)年龄。患者年龄越大造血储备能力越差,动员效果越差
2)G-CSF总用量。在安全范围内,G-CSF用量越大,采集的CD34+细胞数越多,间接反映了供者体重(实际上是其骨髓储备)与动员效果的关系。
3)外周血中静止的CD34+细胞数。穩定状态下外周血中静止的CD34+细胞数越多,动员效果越佳。
4)骨髓受累程度。白血病或侵犯骨髓的实体瘤对造血储备能力影响极大。
5)既往放化疗历史。(包括次数、强度和持续时间等)、骨髓受抑制的程度等影响着造血储备能力,其中MTX、BCNU、Mel等具有较强损害造血干细胞及骨髓造血微环境作用的药物对动员效果的影响更加明显。中科博生。
(4)G-CSF动员对供者的影响
用G-CSF动员健康人的外周血干细胞最常见的不良反应是骨痛。偶见急性感染,过敏反应及致命性的血栓栓塞事件的个案报道,包括心肌梗死、脑血管意外、脾破裂等。总之,尽管动员和采集健康供者的外周血干细胞不无风险,但实践证明,选择合适的供者和合理应用动员剂可以避免严重并发症的发生。中科博生。
以下情况,如有心血管疾病危险因素、有血栓栓塞疾患史、感染或自身免疫性疾病、恶性肿瘤史及周围静脉条件较差者均不适于做供者。
中科博生期待大家一起探讨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