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肌囊肿专科治疗医院

首页 » 常识 » 预防 » 关于心肌炎,注意6个危险信号元旦春节
TUhjnbcbe - 2024/8/14 17:26:00
怎么治白癜风 https://m.39.net/pf/a_4443995.html
                            

“阳过后小心病毒性心肌炎”

“阳康后剧烈运动会诱发心肌炎吗”

……

近日,

有关新冠病毒与心肌炎的话题甚嚣尘上,

引发不少网友热议。

那么,

新冠感染后会不会引发心肌炎?

哪些人容易发生心肌损伤?

如何尽量避免心肌损伤?

对于网友普遍关心的问题,

专家一一给出回应。

感染新冠病毒会诱发心肌炎吗?

医院心血管内科主任王利宏表示,“大家不要觉得感染新冠病毒后很容易得心肌炎,这个概率实际上还是比较低的。”

有“阳过”的网友表示,“越看越觉得自己是心肌炎,稍微一活动就很累、胸闷气短。”“我最近好几次感觉心跳到喉咙了,网上说是早搏,会变成心肌炎吗?”

王利宏表示,“我们不能简单地认为,我有点心慌、有几个早搏(常见心律失常的一种),就是得了心肌炎。”

感染新冠病毒以后,由于鼻子堵塞、呼吸不畅,患者全身脏器有点缺氧,在发烧发热的情况下,心跳快、有点心慌、出现几个早搏,都是正常的身体代偿反应,“我们平时偶尔一天出现一两个早搏也正常,并不都是有问题的”。

病毒性心肌炎更多发于年轻力壮的群体。王利宏解释,40岁以下的青年抵抗力强,容易在感染病毒后,免疫反应激活过度,诱发病毒性心肌炎。当人处于高压之下、疲劳过度,再受到感冒或肠道等病毒侵袭,就容易诱发心肌炎。

大部分心肌炎患者通过休息可痊愈。但是极度免疫低下或是极度免疫过激而产生的爆发性心肌炎,会对心脏造成严重损伤甚至出现心脏衰竭。爆发性心肌炎的致死率较高,需使用ECMO及时救治。

两周内的六大症状,要注意

医院常务副院长、北京市心肺血管研究所常务副所长周玉杰表示,一般感染新冠两周后心肌会有反应。

轻度的病毒性心肌炎仅仅表现为感冒症状,而不会有明显的心脏症状。在感冒症状消退后会特别容易疲劳,容易出汗,多休息基本可以痊愈。

典型病毒性心肌炎会先出现上呼吸道感染或肠道感染症状,表现为发热、全身酸痛、嗓子痛、倦怠、恶心、呕吐、腹泻等症状。之后在1-3周左右出现胸闷、心悸、呼吸困难、身体浮肿、晕厥等症状。如果怀疑自己有病毒性心肌炎要及时就医。

以下是心肌炎的6个危险信号↓↓

感染新冠病毒后尽量多休息,王利宏建议,“轻症病毒性心肌炎的最好治疗方法就是休息,不要疲劳,如果得了病毒性心肌炎,你还继续高强度运动、熬夜,身体就会受到严重损伤”。此外,在休养期间,减少烟酒、浓茶、咖啡等刺激性食品的摄入。

对于有基础病的人群,周玉杰表示,在疫情期间合理膳食,戒烟、限酒、适量运动,不要焦虑、熬夜,同时,药物服用要在医生指导下进行。

对于热爱运动的人士,心脏专家建议,症状消退后两周内,不要进行高强度运动。疫情期间,更应呵护自己的心脏。

张文宏提醒:

元旦春节是个坎儿,这些人需要重点保护!

新春将至,但新冠感染高峰期还未结束,老年人等脆弱人群如何安稳过冬?

“对于脆弱人群,奥密克戎可能会‘咬人’,所以我们需要从症状、氧饱和度、体温、脉搏四个方面对他们进行监测。”12月29日晚,国家传染病医学中心主任、医院感染科主任张文宏,在中国健康管理协会主办的“科学防疫,健康为民”系列科普直播讲座第一期——“科学应对新冠,健康过新年”上说道。

张文宏直播讲座截图

张文宏表示,划定新冠感染低、中、高风险人群,有三个衡量标准:年龄、基础疾病情况、疫苗接种情况。

■高风险重点人群:

年龄在80岁以上,基础疾病稳定/不稳定,未全程接种疫苗人群;

年龄在65~80岁之间,基础疾病不稳定,无论是否全程接种疫苗;

年龄65岁,基础疾病不稳定,未全程接种疫苗人群。

■中风险次重点人群:

年龄65岁,基础疾病不稳定,全程接种疫苗人群;

年龄65~80岁,基础疾病稳定,未全程接种疫苗人群;

年龄80岁,无基础疾病或基础疾病稳定,全程接种疫苗人群。

易感人群居家监测有四个指标

↓↓↓

即将到来的返乡潮可能会对脆弱人群造成冲击,脆弱人群如何做好居家监测?张文宏给了四个指标:症状、氧饱和度、体温、脉搏。

■发热、咽痛、咳嗽等均属于普通症状,但是当脆弱易感人群出现呼吸困难、胸痛、意识模糊、持久高热的高危症状时,要及时就医。

■在氧饱和度方面,张文宏建议家中常备血氧仪,当氧饱和度持续低于95%时,要引起注意。

■张文宏也建议大家家中常备体温计,易感人群最好早、晚各量一次体温。

■同时,可通过智能手表或血氧仪及时监测脉搏。

张文宏还向大家科普了指夹式血氧仪的用法。SpO2是血氧饱和度的英文缩写,PR指脉率。先将一个指头放入血氧仪测试,若结果显示SpO2低于95%,先不要惊慌,保持冷静,首先查看仪器操作是否正常,电量是否充足,如果一切正常,静待15分钟后,再坐着将另一个手指放入血氧仪,如果结果依然低于95%,建议就医。

张文宏直播讲座截图

对于易感人群的饮食护理,张文宏建议,要营养,但不能过量,尤其是对老人的饮食照料要像“宝宝”一样。尤其要注意对优质高蛋白、奶及奶制品的补充,建议每日摄入量在~克,每日摄入奶及奶制品克,蔬菜摄入量要大于克,必需脂肪酸控制在25~30克。

张文宏表示,“对易感人群来说,接下来的元旦、春节是一个坎儿,需要重点保护。建议返乡人员减少聚集性活动,与未感染的老人聚集要注意防护,春节是团圆的节日,注意防护,才能开心过年。”

教育部应对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疫情工作

领导小组关于印发《学校新型冠状

病毒感染防控工作方案》的通知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教育厅(教委),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教育局,有关部门(单位)教育司(局),部属各高等学校、部省合建各高等学校:

为贯彻落实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综合组印发的《关于对新型冠状病毒感染实施“乙类乙管”的总体方案》,我部研制了《学校新型冠状病毒感染防控工作方案》,并经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综合组同意,现将该方案印发给你们,请遵照执行。

教育部应对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疫情工作领导小组

(教育部代章)

年12月27日

学校新型冠状病毒感染防控工作方案

为科学高效统筹学校新型冠状病毒感染防控和教育教学工作,全力确保师生生命健康安全,持续保障学校正常秩序,根据《关于对新型冠状病毒感染实施“乙类乙管”的总体方案》,结合教育系统实际,制定本方案。

一、调整优化校园检测策略

高等学校不再开展全员核酸筛查,对校内重点人员按照有关规定开展核酸或抗原检测。除跨地区返校入学外,高等学校师生出入校门和校园公共区域不要求提供核酸证明,其他外来人员进入校园的健康查验办法,由属地或学校征得属地同意后作出规定。根据实际需要和当地条件,中小学校和幼儿园开展师生筛检、轮检、抽检等适宜的核酸检测,师生出入校门无须提供核酸证明,其他外来人员进入校园须提供核酸证明。

二、科学安排教育教学方式

没有疫情的学校开展正常的线下教学活动。疫情流行期间,中小学校、幼儿园采取严格的封闭管理,高等学校可实施分区管理。高等学校校内发生疫情后及时采取减少人际接触、实施线上教学、调整教学安排等疏散人员措施。中小学校以班级为单位,出现感染者后,由学校所在县(区)级教育行政部门会同卫生健康、疾控等部门提出并实施防控措施。幼儿园出现感染者后,可采取临时关停措施。疫情解除后,要及时恢复正常教育教学。

三、增强校园疫情防控能力

学校所在地疫情流行期间,多方协同防范疫情输入和扩散风险,及时发现、救治和管理感染者,控制校内聚集性疫情。属地卫生健康、疾控和教育等部门指导支持高等学校创造条件建设学校健康驿站,按照在校师生人数和防疫需要科学确定床位数,配备足量医护和服务保障人员、医疗药品和器材,根据需要为校内无症状感染者、轻型病例创造相对独立的住宿条件,并提供临时健康监测或适当对症治疗等相关服务,在校园宿舍区等学生聚集区域开设发热诊疗点,提供快速便捷医疗服务。医院要统筹管理全校医疗资源,创造条件设立发热门诊和隔离就诊区,实行24小时值班值守制度,公布热线电话或在线服务窗口,提供师生医疗咨询服务。中小学校加强卫生室(保健室)建设,强化从业人员专业培训,配备必要的医疗药品,设置师生健康观察室,为有发热等症状师生提供临时留观,并指导家长安全接护学生回家。

四、健全专业救治绿色通道

学校属地卫生健康、疾控和教育等部门支持校地协同,医院的稳定对接机制,医院包联学校,医院医护人员驻校共同工作,健全将校内医院专业救治的绿色通道,按照分级分类收治原则,细化校内感染者分级诊疗办法,普通型医院;以肺炎为主要表现的重型、危重型病例和需要进行血液透析的病例,医院集中治疗;以基础疾病为主的重型、危重型病例,转诊至医院。

五、做好师生健康监测

多种形式开展健康教育,引导师生树牢并自觉践行“健康第一”理念,当好自身健康第一责任人。坚持戴口罩、勤洗手等良好卫生习惯,加强身体锻炼,保持健康生活方式,提升健康素养和自我防护能力。加强师生健康监测,师生入校时测量体温,发现发热症状师生及时采取留观等相应措施。有发热、干咳、乏力、咽痛等症状的师生,不得带病到校工作和学习。会同社区开展师生中重点人群健康调查,及时建档立卡,开展健康管理。中小学校、幼儿园落实晨午检制度、传染病疫情报告制度、因病缺勤缺课追踪登记制度等,提高疾病监测预警信息化水平。

六、加强学校物资储备

学校按照人口总数的15—20%动态储备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相关中药、对症治疗药物和抗原检测试剂,人口总数较多的学校可酌情增加。储备足够的口罩、消毒用品、安全测温设备等常用防疫物资。防疫物资要保有1周以上的储备量,建立稳定保供渠道,保证应急情况下足用适用。一旦校内发生大规模聚集性疫情,属地要优先保供学校生活物资与防疫物资,优先救治有特殊需要的校内感染者。

七、改进校园公共卫生

坚持人、物、环境同防和多病共防。落实校园内公共区域卫生管理制度和消毒制度。保持教学区域、宿舍、公共卫生间等场所空气流通,尽量减少使用无自然通风的室内密闭空间。校舍入口、楼梯入口、电梯入口等位置摆放消毒用品,人员进出时做好消毒。有条件的地方和学校可通过适当减小班额,加大桌椅间距等方式,保持安全距离。加强学校食堂、图书馆、体育馆等公共场所的人员管理,从严管理大规模人员聚集活动。加强食品和饮用水安全管理。

八、完善师生服务保障

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和学校要密切

1
查看完整版本: 关于心肌炎,注意6个危险信号元旦春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