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语:缺血性脑血管病是指因血液供应不足而导致的局部脑组织变性、坏死或功能减退。动脉动脉硬化、血管炎、先天性血管病、外伤、药物、血液病等是引起缺血性脑血管病的主要因素。临床上常见的症状有:麻木、乏力、语言障碍、眩晕、呕吐、剧烈头痛、意识障碍、痉挛等。当前,CT平扫及MRI是临床上诊断及鉴别缺血性脑血管疾病的重要方法。
01患上这种疾病的患者,其患病的病因需要多方了解
(一)概要
缺血性脑血管病是由于动脉硬化、血管炎、先天性血管病、外伤、药物治疗、血液病等多种因素所致。
(二)根本原因
1、血管壁上的损伤
血管损伤主要是由高血压性动脉硬化和动脉粥样硬化所致,其次是结核、结缔组织病、钩端螺旋体病等;
2、心脏疾病及血流动力学变化
心功能障碍、传导阻滞、风湿性或非风湿性心脏瓣膜病、心肌病、心律不齐、特别是心房纤颤等。
3、血液组成及流变学的改变
其中包括脱水、红细胞增多症、高纤维蛋白原血症等导致的高纤维蛋白原血症、凝血机理异常,尤其是抗凝剂、避孕药物和弥漫的血管内凝血和多种血源性疾病。
4、其他理由
如空气,脂肪,癌细胞,寄生虫等,压迫脑血管,外伤,痉挛等。
(三)危害因子
1、未发生的风险因素
年龄,性别,基因和人种都是影响因素。
2、可介入的风险因子
(1)高血压、糖尿病、高血脂、心房颤动等不能得到有效地治疗与控制;
(2)高脂饮食、高盐饮食、高糖饮食等不良饮食习惯;
(3)长期吸烟、酗酒、缺乏运动和身体锻炼等不良的生活习惯。
02患上这种疾病的患者,会有哪些症状表现呢
(一)概要
病变的血管分布与其临床症状密切相关。急性缺血性脑血管病的主要表现是:一侧脸部或四肢麻木、乏力、语言障碍、眩晕、恶心、严重头痛、意识障碍、痉挛等。
(二)典型征象
1、颈动脉
主要表现为眼动脉交叉性瘫痪(双侧黑眼圈,失明,对侧偏瘫,感觉障碍)和Horner横瘫(Horner征,对侧偏瘫)。
2、中动脉
主要表现为单侧瘫痪、轻度偏瘫、面瘫、舌瘫,对侧偏体感觉障碍;对侧同向偏盲;当支配半球受到损伤时,往往会出现失语或失语。脑组织损伤可引起大脑的空间定位功能障碍。
3、前脑动脉
主要表现为:额叶人格改变、冷漠、反应迟钝、喜怒无常、沉默寡言等情绪障碍,对中枢性面舌瘫、下肢无力等。
4、脑后动脉
对侧同向性偏盲、完全性皮质盲、Weber综合征(对侧共济失调的同种同侧眼神经)是常见的.优势半球会受失语(失语)、命名性失语、失语等的影响。
5、腰椎-基底动脉(Cycle)
其主要临床表现为眩晕,平衡失调,眼球运动异常及复视。可出现一侧或双侧口周麻木、对侧肢体麻木、感觉障碍、典型或非典型脑干缺血综合征。
(三)伴生征象
1、慢性脑缺血的临床表现不典型,主要表现为头晕、头痛、浮肿、耳鸣、全身乏力、睡眠障碍、情绪低落、烦躁等,不会伴有神经系统的局灶性体征。
2、脑动脉缺血者多无临床表现,只有少部分锁骨下动脉缺血,出现阵发性头晕、目眩、复视、共济失调、构音困难、晕厥等。
3、部分脑卒中患者有抑郁、焦虑等精神和精神方面的表现。
(四)并发症
1、颅内压升高及脑水肿
急性缺血性卒中患者中,重度脑水肿、颅内压力升高是最常见的并发症,是导致患者死亡的重要因素。治疗脑水肿、脑水肿颅内压增高时,要综合考虑年龄、临床症状、部位、病变范围、颅内压增高程度、系统性疾病等因素。
2、梗死后出血
脑梗死出血的转化率在8.5%~30%之间,临床表现为1.5%~5%。脑栓塞、大面积脑梗死、影像学占位效应、早期低密度征、70岁以上、抗栓药物、溶栓治疗等都有可能导致出血转移的危险。
3、抽搐
急性缺血性中风后癫痫的发生率在2%~33%之间,后期3%~67%。关于在脑卒中后应用抗癫痫药物的临床应用也缺少相关的证据。
4、肺结核
在脑梗死病人中,大约有5.6%发生肺炎,而吸入是最常见的病因。误吸风险以意识障碍、吞咽困难为主,其他原因为呕吐及不活跃。在中风病人中,肺炎是最常见的致死因素,15%~25%的中风病人是由细菌引起的。
03患上疾病的患者,应该如何进行检查治疗,值得我们注意
(一)化学检验
1、对全部患者进行检测
(1)血糖、肝、肾功能、电解质:主要用于测定血糖水平,如电解质异常、肝肾功能不全等。
(2)心电图和心肌缺血指标:用于诊断AMI的诊断。
(3)血液检查:检查是否有感染或贫血。
(4)血小板计数、凝血酶原时间、国际标准化比率、活化部分凝血时间:用于判定患者凝血功能异常的程度。
2、如果有必要,可以对一部分患者进行检查
(1)在疑似有毒物质的情况下,必须进行毒性筛选。
(2)有可能是酒精中毒的,要做血液酒精含量的测试。
(3)若要排除怀孕的可能,必须进行妊娠测试。
04患病的患者,除了需要及时的治疗,良好的护理也很重要
(一)精神治疗
1、心理特征
(1)在发病早期,病人的心理状态较差,无法面对现实,对未来会有很大的影响,对人生的方向和信仰产生了严重的影响。
(2)缺血性脑卒中经常会有严重的神经系统损害。短暂的脑缺血发作会导致情绪的变化,主要表现为情绪激动,恐惧,悲观,自卑,无法接受现实。在此病症中,情绪失调会严重影响患者的神经功能恢复和改善患者的生存质量,因此应采取积极的心理疗法。
2、保健措施
(1)家庭成员要充分发挥病人的心理支持、理解、关怀、指导,充分发挥病人的主观能动性,积极配合,帮助病人正视和接受病情,减轻由于灾难式思维而产生的焦虑、沮丧,使其重新建立起积极的人生目标。
(2)要积极面对病情,要保持良好的心态,不要受到负面的影响。在需要时,请精神科医生帮助诊断和处理,并对中风后及抑郁症状的病人进行恰当地介入。
(二)膳食调养
1、食谱推荐
多吃低脂低胆固醇食品。要有丰富的膳食,适当的能量和营养的摄取;要做到水果、蔬菜、低脂乳制品、低脂肪和低饱和脂肪。推荐每天摄入食盐不超过6g,可以适当降低钠摄入,提高钾摄入。每天摄入的总脂肪不能超过30%,饱和脂肪不能超过10%。
2、食物禁忌
(1)避免饮酒、辛辣刺激的食物。
(2)不能吃高盐、高脂肪、高糖的食品。
结语:该病的复发率、致残率和致死率都很高,患者的预后也比较差。根据病情轻重,患者的生存质量会有一定的降低,严重的甚至无法自理。语言障碍、脑卒中后的认知功能障碍、肢体运动障碍等都有不同程度的后遗症,对病人的生活质量有很大的影响。严重时,颅内高压、脑水肿都有可能导致脑疝的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