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心血管健康与疾病报告》写到我国心衰患者数量近万,且这个数字仍在高速增长。那么中医有治疗心衰的办法吗?有的,今天来分享一个经典方剂,真武汤。
真武汤源自张仲景的《伤寒论》,“太阳病发汗,汗出不解,其人仍发热,心下悸,头眩,身瞤动,振振欲擗地者,真武汤主之。”
那么真武汤妙在哪呢?
临床上各种慢性心脏病引起的慢性心力衰竭,属于中医“水肿”,“心悸”,“喘证”,“胸痹”的范畴,慢性心力衰竭的病位在心,与肺,脾,肾的关系密切。而真武汤为治疗脾肾阳虚,水湿泛溢的基础方。
心衰的临床表现为呼吸困难、疲劳、液体潴留是心衰的特征性症状。中医上讲水之制在脾,水之主在肾,脾阳虚则湿难运化,肾阳虚则水不化气而致水湿内停。肾中阳气虚衰,寒水内停,则小便不利;水湿泛溢于四肢,则沉重疼痛,或肢体浮肿;水湿流于肠间,则腹痛下利;上逆肺胃,则或咳或呕;水气凌心,则心悸;水湿中阻,清阳不升,则头眩。故治疗当以温阳利水为基本治法。
再来看看这个方子
真武汤的的组成是茯苓、芍药、生姜、附子、白术。
附子在这方中扮演着君药的角色,以其大辛大热的特性来温壮肾中阳气。能使肾阳虚衰得到恢复,气化得以正常运行。水邪为阴邪,得到阳气的辅助后,能化气行水,而且能够兼暖脾土、温运水湿。
白术的口感甘苦而温,能够燥湿健脾。脾健则湿利,水汽也就能从小便排出体外。这正是利用了“脾喜燥恶湿”的原理。
茯苓味甘平补阳气,淡以利窍,甘以助阳,益脾逐水,生津导气。白术和茯苓作为臣药,协助附子和生姜发挥效用。
生姜辛而微温,走而不守,宣肺温肺。它既能帮助附子温阳驱寒,散温于肌表之湿气,又能配伍白术、茯苓驱散水湿。它在这方中作为佐药,还有佐以芍药,取的是芍药的酸敛的功效,用于制水,一个是能利小便,让水湿从小便排出,再有可以柔肝止痛,敛阳舒筋。以上诸药配伍可以起到温阳利水的作用。
真武汤这个方剂在现代药理研究当中也得到了进一步的验证。方子的附子含有乌头碱,是很好的强心剂,有很明显的增强心肌的收缩效果,增加冠状动脉的血流量,降低周围血管阻力,对于缓解慢性心律失常,急性心肌缺血有很好的作用。
大家好!我是中医张双伟教授,从事中医内科专业15年。主要研究方向为中医药防治心血管疾病的研究。擅长中西医结合治疗各种心脑血管疾病,如冠心病,心力衰竭,心律失常,高血压,中风等。若你也有上述症状,需要中医帮助与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