洗手、消*、进入手术室,又是一场生死博弈。身为一名富有经验的重症医学科医生,唐卫东从医近30年,在ICU这个战场奋战了21年,医者仁心,他用行动诠释着对生命的敬畏与尊重。
唐卫东看上去身形削瘦,可是却拥有与死神抗争的力量。他争分夺秒,用一颗“爱心”,一身“过硬医术”将一个又一个的生命从死亡线上拉回。他像是一个时光的旅行者,在ICU的病房里,一次又一次,为那些濒临死亡的患者重新调上生命的时钟。
年11月,唐卫东在北京人民大会堂,受到*中央、国务院全国先进工作者的荣誉表彰。
勇与死神拼搏较量,他是病人的坚实守护者
从小立志从医的唐卫东,在23岁那年从浙江医科大学临床医学系毕业,医院工作。年11月,医院成立重症医学科,一直从事内科一线临床工作的唐卫东被抽调成为该科室创建小组中的一员,从此开始了他的ICU生涯。
ICU成立初,科室的人力和设备方面都严重缺乏,工作开展十分艰难。唐卫东就和值班的医护人员一起,日夜坚守,穿梭在危重病人诊治的一线工作中。仅一年多的时间,就将该科室建设成了一支急救技术基础扎实、具有很强适应能力的医护队伍,唐卫东也因为工作出色,被提拔为重症医学科的主任。
如今重症医学科的医护人员已经由最初的10人发展到35人,但是唐卫东依然坚持在医疗一线作战,不论是流行性疾病,还是一些突发性特大事故,只要有危重病人,就有唐卫东的身影。自从进入ICU工作以来,唐卫东从未出去旅行过,一是工作忙,二是放心不下科室里的工作,“不知道什么时候就会有突发的病人进来,不放心”。
唐卫东说:“重症病房就是,随时可能有病情危重的病人送进来抢救的地方。”它是守护生命的最后一道防线,寄托着千千万万个重症患者家庭的希望。在这里,面对的不止是疑难杂症,更多的是对人精神力量的挑战。一旦开始抢救,每个人都是精神高度集中,争分夺秒,因为很多时候起决定作用的,往往就是那么几秒钟。有时候一场抢救会持续好几个小时,对业务能力、体力、精力都是一种极大的考验。
身为一名医生,唐卫东勤勤恳恳救人;身为一名共产*员,他更是兢兢业业为人民服务。今年6月,唐卫东获得了浙江省优秀*务工作者的荣誉称号,医院内科*支部书记,唐卫东还通过*建引领,带出了一支专业的重症医学科专业队伍。他带领支部实施了“*员团队医疗攻坚”项目,推广了ECMO(体外膜肺氧合)、IABP(主动脉内球囊反搏)等高级生命支持技术,让一个又一个急性心肌梗死、暴发性心肌炎患者重获生机。
关心病患直至身心治愈,他是悬壶济世的仁心医者
在唐卫东看来,ICU的工作不光是要“救命”,更是要“救人”,对患者和家属的心理疏导,帮助他们重拾生活的希望成了这位ICU主任最关心的事情。
“有时,去治愈;常常,去帮助;总是,去安慰。”这是唐卫东的座右铭。
关心病患直至身心治愈是唐卫东一直秉承的原则。“我们医生需要帮助他们建立对生活的信心,摆脱恐惧、担忧和焦虑。”在他看来,抢救成功并不意味着救治的结束。经历了重症病房抢救的病人对生命的体验比其他人更深刻,于他们而言,病痛不仅仅是身体上的,更多是心理上的。唐卫东在对待患者时,也会深切关心着他们的心理健康,坚持将认真负责贯彻到底。
唐卫东曾收治过一位因意外而肾脏受损的病人,在经过抢救之后,虽然患者活了下来。但是面对一个肾脏已被切除,以及高昂的后续治疗费用,患者几度失去了生存下去的勇气。唐卫东知道后,再三开解他,为他做辅导。后来患者的妻子还给唐卫东打来电话感谢他。唐卫东说:“很多ICU的病人就算出院后也还是会遇到很多困难,不能说他们出院了,我的关心就停止了,帮助他们重拾希望,也是我作为一个医生要做的。”
去年富阳首例确诊的“新冠”病人是一位高中女生,在富阳求学。去年春节之前因去武汉参加考试,不慎感染了新冠病*。发病之时,武汉已经“封城”,她的父母无法赶来,小姑娘举目无亲。于是,唐卫东就当起了医生兼家属的角色。当天下午,在确定全面治疗方案的同时,唐卫东就电话联系了患者的父亲,还主动把小姑娘的家属、老师、同学、医护人员等拉进了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