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肌囊肿专科治疗医院

首页 » 常识 » 诊断 » 一个年轻生命挽救六人中国青年报
TUhjnbcbe - 2023/5/27 21:00:00

年3月21日是值得被永远铭记的一天。这一天,温暖与感动并存,爱心与仁心同在。一个年轻生命因意外戛然而止,家人选择捐献他的器官续写大爱,5个生命因此得以延续。

当天,在大器官移植专家、浙江大医院*委书记梁廷波教授的带领下,多院区为生命协同作战,在一天内完成1台肝肾联合移植、1台小肠移植、1台心脏移植、1台双肺移植、1台肾移植以及1台角膜移植手术。梁廷波动情地表示,这一个个生命奇迹离不开全院职工随叫随到的“移植精神”,更要感谢器官捐献者的大爱和无私精神。

66岁,换肝肾死里逃生

66岁本该安享晚年,但对杭州市患者邵某来说,晚年生活却不如意——她被多囊肝、多囊肾折磨了20余年。

顾名思义,多囊肝、多囊肾就是肝脏和肾脏上密密麻麻长了很多囊肿。自发现疾病后,邵某一直定期复查。3年前,她开始出现反复血尿,腹痛腹胀日益严重,肚子像个隆起的小山丘,给生活自理造成极大困扰,不仅不能自如行走,甚至连吃饭都很困难,去年邵某又因为肾功能衰竭开始血液透析。

苦不堪言的她慕名来到浙大一院肝胆胰外科就诊。梁廷波带领团队进行了多次大会诊,考虑到邵某出现肾衰,肿大的肝脏和肾脏几乎占据了整个腹腔,严重威胁生命安全,需要尽快进行肝肾联合移植。

捐献者与邵某配型成功,3月21日下午,梁廷波带领的肝移植团队和浙大一院肾脏病中心主任陈江华教授带领的肾移植团队通力协作,为邵某进行了肝肾联合移植。值得一提的是,为减少创伤,手术创新性地采用原位肾移植方式,将捐献的肾脏“种”在邵某被切掉的右肾处,而不是髂窝处。

27岁,换肠逃脱遗传病厄运

在安徽女孩马某看来,这场大病是命中注定,逃不过的。今年27岁的她,在4年前查出家族性息肉病。这是一种显性遗传疾病,整个结直肠布满了大小不一的腺瘤。当年她在上海接受全结肠切除手术,仅留下靠近肛门处一段约6厘米的肠子。

病魔并没有就此放过她。去年,马某腹部胀痛,查出硬纤维瘤病,这是家族性息肉病最常见的并发症。直径约16厘米的肿瘤异常刁钻,侵犯了马某的大血管,如果要完整切除肿瘤,就必须切除血管,会直接影响小肠血供,导致小肠失去功能,难以维系生命。

经过浙大一院结直肠外科主任、小肠移植中心主任吴国生教授团队会诊,小肠移植是最适合马某的治疗方式。3月21日下午,由梁廷波和吴国生共同主刀,顺利为马某实施了移植手术,助她逃脱了遗传病的厄运。

34岁,换心捡回一条命

34岁的孟某为人热情、开朗,却差点被突如其来的疾病打倒。几个月前,他开始不明原因地咳嗽,在安徽当地就诊发现心房扑动、心肌梗死,心脏超声显示射血分数EF值仅为26%,治疗一段时间后并没有好转,于是到浙大一院之江院区心血管内科就诊。

由于病情危急,孟某当即被收治入院。不料,入院半天后发生急性左心衰竭、心源性休克,紧急转入ICU密切监护,实施气管插管,用大剂量强心药维持,生命危在旦夕。经过多学科会诊,心脏移植是唯一的救治方式。

3月21日下午,浙大一院心脏大血管外科主任、心脏移植中心主任马量主刀,成功为孟某实施心脏移植手术,目前孟某正在监护室进一步康复中。

41岁,换肺移走胸口“大山”

湖州市的唐某今年41岁,做矿工十余年。6年前,正值壮年的他时常感觉运动后胸闷气急,还总是咳嗽,医院诊断为矽肺、慢性阻塞性肺气肿,开始接受治疗。原以为病情能就此控制住,但年,唐某出现了咯血,治疗后并未缓解,几年内反复咯血住院,呼吸也越来越困难,就像胸口压了座“大山”,需要用呼吸机维持生命。

唐某得知浙大一院是目前浙江省内唯一可以独立开展肺移植手术的单位,并且肺移植手术生存率高、死亡率全国最低,燃起了生的希望。经浙大一院肺移植中心主任韩威力评估,唐某可以接受肺移植。3月21日下午,韩威力主刀为他进行了双肺移植,手术圆满完成,期待他尽快迎来畅快呼吸的那天。

73岁,多病缠身冒险换肾

对73岁的徐某而言,过去几年只能用“痛苦”两字形容。几年前,由于双下肢水肿、泡沫尿等症状,本就患有高血压、糖尿病等基础疾病的他被诊断为“慢性肾功能不全”,开始接受透析治疗,这期间他又查出肺结节,相当于体内又多出了一颗“炸弹”。

为了进一步治疗,徐某来到浙大一院肾脏病中心就诊。经多学科会诊,考虑“跟随”他多年的肺结节已发展为肺癌,以及终末期肾病,肾移植是最佳治疗方式。3月21日下午,陈江华主刀为其顺利手术。

一天内完成目前国内所有种类的大器官移植,若没有强大的器官移植技术和综合学科能力支撑,几乎是不可能的。这几台手术汇集了各移植团队、手术室、麻醉科、体外循环团队、输血科、ECMO团队、OPO团队大量心血,每个手术室都有十余位医护人员精诚合作,将“不可能”变成了现实。

来源:生命时报

1
查看完整版本: 一个年轻生命挽救六人中国青年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