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肌囊肿专科治疗医院

首页 » 常识 » 诊断 » 1金4银3铜1推广2020年度上海医学
TUhjnbcbe - 2023/4/14 8:16:00
    

年度上海医学科技奖颁奖大会今天在上海国际会议中心召开,隆重表彰本市卫生系统各类各级医疗、科研、预防等机构作出卓越科研成果的医学科技人员。我院获上海市医学科技一等奖1项,二等奖4项,三等奖3项,成果推广奖1项。

一等奖

01

《冠状动脉微血管疾病的机制探索和临床诊疗策略》

由医院心内科钱菊英教授领衔完成的项目《冠状动脉微血管疾病的机制探索和临床诊疗策略》获得年度上海市医学科技一等奖。

冠状动脉微血管是维持心脏结构和功能完整的重要保障。然而因为对冠脉微血管疾病的致病机制不明、缺乏便捷可靠的诊断方式和有效的治疗手段,使得冠脉微血管疾病严重制约了患者的临床预后。本课题组历经20年的努力探索和团队协助,构建了微循环研究的多层次诊疗体系,多项成果填补国内研究空白,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取得创新点如下:

1、国际首次应用超声多普勒评估冠心病介入前后的血流速度储备,在冠心病人群建立微循环精准检测方法,填补了冠心病微循环诊断空白(检出率45.9%)。发表于herz杂志,被circulation、jnuclcardiol引用,被视为微循环功能评价的重要标准。国际首次建立多模态分子影像无创检测微栓子的方法;同时,推广心脏磁共振、心肌斑点追踪技术,发表于biomaterials、intjcardiol、microcirculation,被国内十余家单位广泛应用。

2、建立急性冠脉微循环栓塞动物模型,发现“tnf-a、nlrp3、ppar-γ、mirs”等多条炎症通路介导微循环障碍心肌损伤,不仅为基础研究提供重要模型工具,也为临床靶向治疗提供科学依据。发表于intjcardiol、clinicalscience。同时,首次以蛋白组学阐示冠脉微栓塞后蛋白表达谱改变,发表于frontiersinphysiology,为分子机制探索提供重要依据。

3、国际首次结合cyp2c19基因多态性,建立冠脉介入术后围手术期心肌损伤风险预测方法,使得高危患者检出率提高2倍。发表于circulationjournal,并被jacc杂志引用,被国内多家中心应用及推广。同时,在多种类型冠脉微循环障碍患者进行队列研究,明确围手术期微循环障碍的预测因素,发表于intjcardiol、clinicalcardiology,为冠脉微循环障碍预测诊断提供重要临床证据。

4、开拓性建立经微导管冠脉维拉帕米注射改善急性心肌梗死介入术后无复流的方法,使得术后3级血流率由52%提高至85%,为冠脉无复流治疗提供便捷有效策略,发表于amheartj,医院应用,急性心梗患者显著获益,并多次在国际会议发言。

项目主要成果被国内30余家单位应用推广,每年近10万心肌梗死患者获益;参编指南/专家共识6部;本次申报入选代表论文20篇,合计81.分,引用次。培养研究生40名;参与心血管专科会议50余人次,国际型大会发言20次,极大地推动我国冠脉微循环疾病诊治水平的提高。

项目完成人:钱菊英、葛均波、陈章炜、马剑英、*浙勇、*东、吴鸿谊、潘翠珍、徐磊、马雷雷

二等奖

01

《股骨头坏死的诊疗方案优化与相关基础研究》

由医院骨科阎作勤教授领衔完成《股骨头坏死的诊疗方案优化与相关基础研究》获得了年上海市医学科技二等奖。

?股骨头坏死是一类常见的骨关节致残性疾病,主要表现为髋关节疼痛和功能障碍,终末期患者只能接受人工关节置换手术,造成巨大的医疗和经济负担。因此,早期诊断和有效干预对提高股骨头坏死诊疗水平具有重要意义。项目组历时10余年,将spect/ct技术应用于股骨头血供评估与诊断,创新和改良干细胞植入治疗、钻孔减压和骨移植等多种保髋术式,并开展股骨头坏死的致病机制等系统研究,填补了国内股骨头坏死临床及基础研究领域的空白,达到国内领先水平。

1.建立spect/ct对保髋术后股骨头血供的定量评估方法和模型。国际上率先使用spect/ct定量分析股骨头骨代谢以评估其血供状态,同时建立决策树模型预测创伤性股骨头坏死的发生率以优化股骨颈骨折治疗方案,提高股骨头坏死塌陷预测和风险评估的准确性。相关研究成果在国际骨循环组织(arco)年会发言汇报,发表于骨科权威期刊《clinorthoprelatres》等。

2.创新和改良股骨头坏死治疗技术,建立阶梯化治疗方案。国内首次应用股骨头经皮多孔减压术联合自体骨髓单个核细胞(bmcs)移植技术;改良多种保髋术式及手术工具,形成钻孔减压、带血管游离腓骨移植和带旋股内侧动脉横支骨瓣移植术等多种保髋术式的阶梯化治疗策略和规范化流程,大幅提高保髋手术成功率。相关研究成果在国际骨循环组织(arco)年会发言汇报,发表于骨科权威期刊《jointbonespine》,《中华显微外科杂志》等,改良手术工具已获得国家专利授权,技术要点纳入国内专家共识。

3.国际上率先提出了以骨细胞为核心的骨代谢和血管新生耦合机制在股骨头坏死中的作用,并在国内外首先研究并发现硬骨素(sost)基因敲除对激素性股骨头坏死的发生具有抵抗作用。发明了激素性股骨头坏死风险预测基因检测试剂盒,并申请发明专利。相关研究成果发表于《jorthopres》等。

项目组现已累计开展各类保髋手术余例。获得国家专利2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8项,出版中文专著5部,发表论文20篇,其中sci17篇,他引次,参与制定《股骨头坏死临床诊疗规范》(版)等,参编《实用外科学》和《骨科学》中的骨关节部分。连续举办十届全国人工关节置换技术规范与新进展学习班,学员超过人。-年举办了7次关节外科手术精训班,学员来自全国各地,在线观看数十万人次。

项目完成人:阎作勤,袁恒锋,曹露,康鹏德,陈增淦,姜畅,姚振均,陈及非,华秉譞,李东海。

02

《基于物联网的肺癌早期诊断关键技术体系的建立及应用》

由医院上海呼吸病研究所白春学教授领衔完成的项目《基于物联网的肺癌早期诊断关键技术体系的建立及应用》获得了年度上海市医学科技二等奖。

项目组从肺结节入手,基于其创立的“物联网医学”概念研究早诊关键技术和智能管理方法,制定利于同质化管理的物联网相关共识指南。该项目所选20篇论文中发表于sci期刊17篇,总if=.5(if>11分3篇),他引次,获发明专利10项,转化1项。

(1)研发物联网肺癌早诊关键技术:组合肺癌生物标记物(lcbp)可分层和筛选不同级别肺癌风险患者,发表于《cancer》,获4项发明专利,被作为物联网感知层新技术用于《中华结核呼吸》和《国际呼吸》发表的共识。

(2)研发物联网肺癌早诊技术:①sinwfet传感器与rca的组合将提高诊断能力,可达到单分子检测水平,发表于《nanolett》;②基于微阵列芯片筛选了一组肺癌标志物,首次在细胞刷检样本中运用mirna数学模型准确鉴别诊断肺癌亚型,发表于《ajrccm》。

(3)研究肺癌新发病机制,探索物联网感知层新方法:①发现表观遗传学改变对肺癌发生发展具有重要影响;②发现由aqp5诱导的粘蛋白可增强肺癌转移等成为感知层的候选标记物,发表于《jpathol》和《bbrc》。

(4)制定与推广物联网相关共识指南:①牵头“肺结节评估:亚洲临床实践指南”发表于《chest》,为国际首个含有物联网医学元素的指南;②牵头首个“肺结节诊治中国专家共识”和“物联网辅助肺结节评估中国专家共识”,为国际首个含有物联网元素且易于提高同质化水平的共识;③在全国医院、医院推广,培训3万余人。调研其中33家医院的应用表明,筛查达.3万人、门诊78.6万、过度治疗逐年下降,手术治疗7.5万,含早期肺癌2.9万(平均54岁);④受邀在美国胸科学会、欧洲呼吸学会和亚太呼吸学会报告,并受邀到斯里兰卡推广,受到该国总理mrranilwickramasinghe接见,扩大了中国影响。

项目完成人:白春学、毛红菊、卢韶华、王琪、王向东、周承志、高安然、杨达伟、张晓菊、朱煜

03

《急性肺损伤发病机制及治疗新策略》

由医院麻醉科方浩主任医师领衔完成的项目《急性肺损伤发病机制及治疗新策略》获得了年度上海医学科技二等奖。

急性肺损伤(acutelunginjury,ali)是临床常见危重症,死亡率居高不下。课题组在建立多种ali模型并深入研究其发病机制基础上,联合多靶点分子治疗及细胞治疗等新技术,并改良现有的机械通气支持技术,建立了全新的急性肺损伤治疗关键技术体系,以期提高患者生存率,成果国内领先。

1.拓展ali动物模型体系

建立感染、肺缺血再灌注、机械通气、pm2.5诱导肺损伤等多种动物模型,成功模拟临床不同病因,深入研究发病机制,探究治疗新靶点。率先在国内经多城市多中心开展大气微粒物质含量与急诊入院发生的相关性研究,为以空气为传播媒介的传染性疾病研究提供了重要的理论基础,为相关疾病(如新型冠状病*性肺炎等)的发生和后期演变提供了风险预测模型。

2.建立ali多维度的关键治疗技术体系

①分子多靶点治疗:联合环氧化酶-2(cox2)、角化细胞生长因子-2(kgf-2)、磷脂酰肌醇激酶(pi3k)等多分子治疗靶点,进而减轻炎症因子释放、抑制氧化应激反应及促进血管修复等。②新型细胞治疗:项目组率先发现了新型肺间质细胞——肺特络细胞并建立了肺特络细胞系,肺特络细胞治疗有效抑制ali血管损伤并促进血管修复,成果发表高质量论文且单篇最高引用已达次。③改良现有保护性机械通气方式,获得了如内置光源可视喉罩和新型光导定位喉罩发明专利,医院重症监护室推广应用,明显减少患者肺部并发症,提高患者的生存率。

该项目代表性高质量论文20篇,他引总共次,其中单篇最高已达次,总影响因子近百分;获得发明和实用新型专利3项,已转化2项;举办多次国内和国际论坛;并开拓性地建立全新的急性肺损伤治疗关键技术体系,总体达到国内领先水平。

项目完成人:方浩、杨冬、杨达伟、王向东、周怡乐

04

《心肌细胞膜受体及相关信号分子在心脏损伤修复中的精准研究和干预》

由医院心实验室邹云增教授领衔完成《心肌细胞膜受体及相关信号分子在心脏损伤修复中的精准研究和干预》获得了年上海市医学科技二等奖。

心血管疾病发病率和死亡率居世界首位。心肌缺血缺氧和持续机械应力刺激是导致心肌重构发生发展为心衰的主要诱因。该项目从疾病源头入手,深入挖掘疾病机制,为临床干预与精准施策提供依据,取得创新成果如下:

1:揭示缺血缺氧条件下心肌细胞膜受体—低密度脂蛋白受体相关蛋白5/6(lrp5/6)参与心脏损伤修复病理生理过程及其机制,为心衰防治预警及干预提供依据。国际率先发现lrp5/6是维持心脏生理功能和线粒体稳态重要受体蛋白,打破经典wnt通路受体理论,揭示lrp5/6胞外结合信号分子的微调可参与心肌损伤机制。血清学筛选发现lrp5/6受体通路相关的心肌损伤标志物。成果发表circulation、theranostics上,被naturereviewscardiology高度评价“揭示了一种全新的受体互作模式,对揭示疾病进展机制、研发受体拮抗药物、实现心血管疾病精准治疗具有切实的科学价值”。

2:揭示高血压机械应力下心肌细胞膜受体血管紧张素ii受体(at1-r)激活及相关细胞内创源保护因子参与心脏损伤修复病理生理过程及其机制,为高血压临床用药精准干预提供理论支撑。国际上率先发现机械应力可直接激活at1-r上的leu、gln和cys位氨基酸,触发心肌损伤。经疾病模型和临床研究筛选,发现能与上述氨基酸位点特异性结合的at1-r阻断剂(arb)类降压药,可有效解决其他类型arb对高血压心肌重构效果不佳的难题。基于此筛选发现反映心肌损伤血清学检测新指标。成果发表theranostics、jmolcellcardiol上,被physiologicalreviews、naturereviewscardiology写入综述。

3:心脏损伤的动物疾病新模型的建立,规范心功能评价新标准。创新成果被上海交通大学、中科院上海生命科学学院、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广东省实验动物检测所等全国10多家研究机构使用。被美国著名生理学杂志ajp首次以中英双语podcast形式全球推送报道,成果论文成为该杂志自创刊以来通过播客推送的首篇来自中国的文章。

19篇代表性论文,总影响因子.分,被sci-e、cpci-s他引次。主编及参编专著3部。近5年在国内外心血管重要会议aha、esc、wcc、长城会、东方会等做主题发言80余次。

项目完成人:邹云增、苑洁、姜红、孙勇新、龚惠、吴剑、王时俊、杨春杰、贾剑国

三等奖

01

《基于多模态超声造影的肝肿瘤微创精准诊疗体系的建立和推广》

由医院超声科王文平教授领衔完成的项目《基于多模态超声造影的肝肿瘤微创精准诊疗体系的建立和推广》获得了年度上海市医学科技三等奖。

近年来,随着对肝癌的研究逐渐深入,采用新的影像学方法实现术前精准“可视化”诊断及实时监控疗效是临床研究的热点和难题。本课题组运用最新的超声造影技术,在优化肝癌诊疗策略体系的建立与推广方面做了系统研究:

1、建立了多模态超声造影新方法,助力肝癌术前早期精准诊断:采用高频超声造影技术、动态三维超声造影技术等新方法,将肝癌微创治疗前超声诊断的准确性由原来的82%提高到了95%,实现了术前肝癌的早期精准诊断。

2、建立了肝癌微创消融术中实时导航引导,提高了消融的成功率和完整率:采用最新的mri-ceus图像融合虚拟导航技术,提高了困难位置的隐匿性肝癌的检出率,实现了术中可视化实时引导治疗,将隐匿性肝癌微创消融的成功率由45%显著提高到90%,消融完整率由65%显著提高到98%,使得隐匿性肝癌的微创治疗成为可能。

3、建立了3d超声造影可视化定量评估方法,实现了肝癌微创治疗术后立体敏感地评估疗效:采用了3d超声造影及定量分析技术,从多角度、立体地评估微创治疗后肝肿瘤的滋养动脉是否阻断、是否有不易察觉的小血管残存等。将肝癌微创治疗后疗效评估的准确性由86.4%提高到了93.2%。

4、建立了ai辅助下超声影像组学的新方法,实现了肝癌术前微血管侵犯的预测:基于深度学习和神经网络技术,提取了超声影像中的与肝癌诊断、治疗、预后高度相关高通量特征,建立了多个诊断及预测模型,解决了术前无法预测肝癌分级或微血管侵犯的关键问题。

这些成果成为国际国内指南的重要循证依据。参与制定了世界超声与生物学联合协会(wfumb)肝脏超声造影指南()版,牵头制定了《原发性肝癌诊疗规范》(及年版)。举办国际、国内高峰论坛及培训班20余次,进修学员超过人次,培养毕业研究生16人。研究成果在国内50医院广泛推广,累计诊治该类型肿瘤5万余例。在肝癌超声造影领域共发表代表性论文20篇中,17篇sci文章总影响因子43.6,他引共次;3篇中文论著引用共45次。

项目完成人:王文平、董怡、余锦华、曹佳颖、范培丽、毛枫、*备建、季正标、干育红

02

《医院感染大数据平台建设及应用》

由医院感染管理科胡必杰教授领衔完成的项目《医院感染大数据平台建设及应用》获得年度上海市医学科技三等奖。

医院感染已成为影响入院患者生命健康并造成额外经济和社会负担的重要公共卫生事件,1%-5%的患者医院感染。行侵入性操作如手术、留置人工气道并使用呼吸机、留置血管导管、留置医院感染的风险更高;医务人员血源性病原体职业暴露尤其是锐器伤严重影响医务人员安全;抗菌药物不合理使用及耐药菌感染居高不下也是国内外感控的热点和难点。本项目针对上述三个方面进行系统研究,构建了医院感染监测及防控体系,取得系列研究成果。

1、医院感染类型的监测及防控体系

医院感染重点类型的监测与防控,国内首次系统地在icu开展导管相关感染监测、推行导管相关感染防控的bundle措施、推行多重耐药菌主动筛查及防控措施;

2、国内首创医务人员锐器伤监测及干预体系

国际首次开展大规模医务人员锐器伤横断面调查;国内首次将医务人员锐器伤按传染病进行信息直报;国内首次系统开展医务人员锐器伤的干预防控;

3、国内首创抗菌药物合理应用的监测及管理体系

国内首次系统开展围术期抗菌药物预防性使用监测及干预;国际首次系统规范临床微生物标本尤其是血培养的送检要求;国内首次系统提出临床微生物标本与耐药菌检出率之间的相关性;

本研究发表论文20篇,sci收录7篇,总if=20.;主编、副主编、主审专著书籍20部;主持修订及参与编写国家及地方指南、规范、共识等22项;建立和完善贯穿研究生教学和继续教育,涵盖医疗、护理、后勤和工勤等人员的医院感染质控与科研为一体的医院感染监测体系与质控体系,构建国际学术交流平台“医院感染控制论坛”。总体达到国内先进水平。

项目完成人:胡必杰、高晓东、崔扬文、孙伟、沈燕、史庆丰、陈翔、林佳冰、陈文森

03

《炎症免疫损伤致病*性心肌病的作用机制及诊疗新策略》

由医院心实验室陈瑞珍教授领衔完成的项目《炎症免疫损伤致病*性心肌病的作用机制及诊疗新策略》获得了年度上海市医学科技三等奖。

病*性心肌炎(vmc)发病和发展为扩张型心肌病(dcm)的发病机理尚未完全阐明,临床上缺乏精准诊断的指标和方法,且上述二病至今无特效药物治疗。本项目历时10年,从以上三方面进行研究,取得创新性成果。

1、阐明vmc发病和发展为dcm新机制:

国内外首次阐明病*介导的th17/treg免疫失衡在上述二病发病及演变中的作用机理,研究成果被写入《舒张性心力衰竭诊断和治疗专家共识》;国内外首次提出心脏微血管内皮细胞(cmvecs)是病*感染重要的宿主细胞,并率先提出endo-mt现象及calpain介导的心肌凋亡及后续的免疫损伤是vmc向dcm演变的关键机制。

2、建立精准vmc及dcm诊断新模式:

(1)国内外首次报道lap+treg是诊断心肌炎更敏感的早期免疫学指标;发现microrna21(mir21)是评估cmvecs损伤新的标志物,研发mir21特异性试剂盒用于检测人外周血、心肌组织中mir21表达评估cmvecs损伤,已获国家发明专利并实现临床转化;创新性地提出将lap+treg计数、mir21结合传统的外周血病*载量、病*中和抗体检测,建立精准、无创的vmc诊断新模式,极大地提高临床诊断特异性。

(2)国内率先在dcm患者心肌组织中检测到突变基因,且证实呈家族聚集性。研究成果写入《单基因遗传性心血管疾病基因诊断指南》。

3、建立vmc及其相关的dcm新疗法:

(1)国内外首次在动物水平证实新型免疫抑制剂fty和食品添加剂丙酮酸乙酯对vmc的治疗作用并明确其分子机制;国内外首次证实mir21对vmc的治疗作用,进一步研发mir21的靶向药物,已申请国家发明专利。

(2)进一步深入研究*芪主要成分*芪甲苷在vmc与dcm中的多重作用及机制,研究成果写入《中国扩张型心肌病诊断和治疗指南》、《实用内科学》及《实用心脏病学》。

该项目所选代表性论文20篇,sci17篇(总if50.6)他引次,3篇中文论著他引92次。申请专利2项,授权转化1项。相关成果已医院等5医院推广。

项目完成人:陈瑞珍、虞莹、李明辉、虞勇、谢烨卿、王兴冈、石卉

成果推广奖

01

《经口内镜下肌切开术治疗贲门失弛缓症技术体系的创新和推广》

我院内镜中心周平红教授带领的团队完成《经口内镜下肌切开术治疗贲门失弛缓症技术体系的创新和推广》项目,荣获年度上海市医学科技成果推广奖。

项目组年国际率先建立经口内镜下肌切开术(poem)治疗贲门失弛缓症新策略,获上海医学科技奖一等奖。经过3年的优化推广,目前poem已取代外科手术成为治疗首选。具体情况如下:

一、优化poem治疗贲门失弛缓症新策略,夯实项目推广的理论基础:①国际首创多种手术方式,被欧洲消化内镜学会主席horstneuhaus命名为“poemzhou’sprocedure”。②打破年龄、复发再手术和严重程度的禁忌,将poem适应证由传统30%拓宽至95%。累计完成poem例,5年症状缓解率与外科手术相当,并发症显著减少。

二、开展基于poem的衍生新技术,扩展项目推广的核心内容:①国内率先开展胃poem(g-poem)术治疗难治性胃瘫,中期有效率达81.6%;②完成国际首例胃镜直视下胃空肠吻合术,有效解决胃流出道梗阻;③国际首创内镜经黏膜下隧道消化道腔外肿瘤切除术(ster-et),标志着内镜切除由消化道腔内走向腔外。

三、建立适于各级医疗单位的推广模式,加强项目推广的可持续性:①加强传统媒体及新媒体的应用,扩大项目推广的受众;②开展相关研究生课程,探索基于模拟机及活体动物实验的培训模式,培养各级医疗机构的青年骨干;③医院的“个性化”推广方案,使推广规范、适宜和普及。

牵头制定专家共识1部,纳入国际指南10部;出版教材1部,开设研究生课程1门;发表代表性论文20篇,其中sci13篇,被引89次;举办国际、国内会议40余次,参会人员余人;举办poem国际培训班和国家级继续教育学习班40余次,学员2余人;欧美等国家手术演示余次;吸引来自20余个国家的42医院专家来院进修学习,共培养国内外学员余名;吸引来自美国、埃及、俄罗斯等国家的50余名国外患者前来该中心接受内镜微创治疗。项目已推广至31个国家和地区的家医院,累计诊治余例。

项目完成人:周平红、李全林、钟芸诗、蔡明琰、姚礼庆、陈巍峰、张轶群、胡健卫、任重、秦文*

(获奖顺序参照《上海市医学会关于年度上海医学科技奖奖励的决定》文件)

    

上观号作者:医院

1
查看完整版本: 1金4银3铜1推广2020年度上海医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