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癜风抗白医院 https://wapyyk.39.net/bj/zhuanke/89ac7.html作者:洞见·Elm
健康是一种责任。
前段时间,看到一条很揪心的新闻。
北京一位70岁老伯,在感染新冠的同时突发大咯血——肺部单次出血ml以上。
马老伯在接受抢救时,再次发生咯血症状,血氧饱和度一度降低到60%。
哪怕是青壮年,一旦血氧饱和度低于85%,都随时会有呼吸衰竭的危险。
可谁都没想到,马老伯在这种状况下,奇迹般地扛了7个小时。
而正是这7个小时,使得医生有时间通过手术,治疗他体内12支病变血管。
马老伯最终痊愈出院,离不开医生的救治,而他身体自带的防护机制,则帮他挺过了最危急的难关。
医院的薄世宁教授所说:
我们常被教育,要在危难时刻克服困难,其实你并不知道,你的身体比你还要努力。
01
还记得2年前的首批新冠患者彭博吗?
当时他的肺部和大部分组织均已坏死,但通过在体外接入一个人工肺,保证最基本的氧气循环,他的身体就能顽强地维持运转。
还有前不久一位97岁老人,在感染新冠后经历了反复发热、呼吸困难、下肢深静脉血栓、消化道大出血等症状,最终依然痊愈出院。
在我们印象中,百岁老人本应弱不禁风,但其实无论我们处于何种状况,身体也不曾放弃我们。
而在我们“阳了”之后,身体的每一次次反应,更是在提供保护:
发烧,是身体通过主动升温提高免疫细胞的活性,同时抑制病*的繁殖速度。
头晕乏力,是身体正在调集全身的巨噬细胞、B细胞和T细胞,和入侵的病*殊死拼杀;
即使是咳嗽和流鼻涕,也是身体为了将咽喉和气管内多余的分泌物排出体外,从而加快修复被病*损坏的呼吸道黏膜。
这让我想起一句话:
当你被生活暴击时自轻自贱,当你饱受病痛折磨时想要放弃,请别忘记你的身体一直在竭尽所能爱你。
每天,身体会有超过亿个细胞从新生到消亡,为了你的健康坚持到生命的尽头;
每分钟,身体都会自动监测并扑杀癌变的细胞,将你从癌症的边缘拯救回来;
每秒钟,身体都会制造万个红细胞,为你一切生命活动提供充足的氧气。
在不被看见的地方,身体为了我们的健康,做了她能做的所有事。
而我们要做的只有一件事,就是不辜负深爱自己的身体。
02
曾几何时,我们认为健康就像呼吸空气一样自然。
直到被命运扼住喉咙,才发现和身体有关的一切,全都经不起挥霍。
前几天,南京一位29岁的银行职员,在爬山时突然呼吸急促,紧接着晕厥倒地。
医院,他最终还是因抢救无效而死亡。
事后大家才知道,男人刚从阳性转阴便不听亲友劝告,执意要进行消耗巨大的登山运动。
这样的悲剧并非一个人的不幸,而是在当下可能发生在我们每个人身上的危险。
病*学家金冬燕教授就说:“阳性症状减退后,除了肺部机能低下,身体还可能诱发病*性心肌炎,剧烈运动会极大增加猝死的危险性。”
许多专家也是呼吁,普通人转阴后至少需要2~3周的康复期。
这段时间内,应该居家调养、均衡饮食,更要避免剧烈活动,保持呼吸和心率的平稳。
但在现实中,对这些建议置若罔闻的人比比皆是:
“阳康”后就不戴口罩,还到人员密集场所报复性玩乐;
仗着自己平时身体好,刚转阴就去球场踢球,结果因心肌炎发作而当场猝死;
作家亦舒曾说,人们总是只能看到眼前的岁月静好,却看不到默默守护这片平静的人。
很多时候,我们对待身体也是如此。
可无论身体多爱我们,防护机制的力量也是有限的,长期挑战身体的极限,最终后悔的只能是我们自己。
不知你是否有过类似的经历:
从来不在正点吃饭,实在饿得顶不住了,才想起打电话叫外卖;
趴在被窝里刷剧,一刷就是一整天,直到双眼充血还意犹未尽;
跟朋友出去聚餐,可以聊到通宵达旦,桌上更是摆满喝空的酒瓶。
一次两次的放纵,也许不会对健康造成很明显的损害。
但是要知道,即使是再强健的身体,也会有积重难返的一天。
心理学家朱哈德有句话很深刻:
“只有当你开始珍惜身体,学会倾听并平等地和身体对话,你才从最深的层次中领悟了活着。”
人生的高度,需要学识和阅历的沉淀,而你对待身体的方式,决定你能够走多远。
03
《婚礼》杂志前主编原小娟患上胃癌后,在博客中告诫大家:
我们为财富疲于奔命,却忘记最大的财富,是我们自己的身体。
无论我们追求什么,永远都别忘记,身体才是第一位的。
功成名就也好,片时欢愉也罢,一旦失去健康的根基,全都似过眼云烟。
3条建议,为了我们,更为了爱我们的身体。
1.懂自律:起居有常,饮食有节。
看过一组身体在临睡前后的生理规律:
晚22点,全身激素分泌水平下降,器官机能趋于低潮;
晚23点到凌晨0点,身体准备休息,周身细胞开始修复;
凌晨1点到2点,大部分器官进入休整状态,保证肝脏的高效运作,将有害物质清除体外……
除了睡眠,消化系统同样遵循严格的生理规律,对于用餐时间和每餐摄入量,都存在最合适的安排。
每次熬夜,都是在迫使身体超负荷运作;每次暴饮暴食,都是逼着身体为自己善后。
2.多运动:重塑身心,提高免疫。
最近在B站上,刷到一段对比视频。
一个体态臃肿的男人,运动3年后不但消除了脂肪肝,整个人更是得到脱胎换骨般的蜕变。
《柳叶刀》在一期报告中指出:当代成年人运动不足的比例高达27.5%,而长期缺乏运动,可使组织器官的机能下降30%,进而导致提前衰老。
相反,一个人每天步行30分钟,就能减少12%的患癌风险,77%的心血管疾病诱发率,有效抑制糖尿病和肥胖症状。
我们常在关键时刻,寄希望于自己的免疫系统,但身体的免疫力,都是在平时积累的。
休整恢复后,就迈开步子吧,能在运动的跑道上挥汗如雨,才能在人生的赛道上行稳致远。
3.稳心态:不急不乱,以静养身。
看过Nature上一个试验,研究人员通过噪声和高温,诱使小白鼠产生情绪变化。
结果表明,情绪过激的小白鼠的DNA序列,会有极大的重组概率。
而重组后的DNA,会显著增加甲状腺癌、冠心病等患病的可能性。
世界卫生组织也有过统计,目前由情绪引发的人类疾病已超过种。
有句话很深刻:失落的灵*可以很快击垮你,远比病*来得更快。
在这个愈加浮躁的时代,不懂得管理情绪,再高级的养生也是徒劳。
每天抽出10到15分钟,给自己一个静坐冥想的空间,缓释内心堆积的苦闷。或者偶尔停下繁忙的工作,找一位圈外的朋友,尽情倾诉。
中医上说:无嗔即无病,心宽寿自延。
无论境遇如何,通过下意识的引导,努力做到情绪可控,才能让身心维持健康饱满的状态。
▽
别林斯基说,成功者最大的天赋,就是将上天赐予他的财富运用到极致。
而身体,恰恰就是上天对我们每个人最慷慨的馈赠。
戒掉深夜的酒,坚持锻炼,定期体检,保持好的心态,才能有好的状态。
既然身体里每个细胞都那么爱我们,我们又有什么理由不好好对待自己?
点个赞吧,人生在世,保持健康是一种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