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肌囊肿专科治疗医院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科室风采急诊科4个多小时生死救援,一 [复制链接]

1#

作者:医院急诊科田敏、曹守冬

“睁眼了,能睁眼了……”患者家属及医护人员兴奋地喊道。经过医护人员4个多小时的紧张抢救,这位73岁的俄罗斯联邦籍男性猝死患者终于脱离了生命危险,恢复了意识,能进行简单沟通交流,四肢可按指令自主活动。这是近日医院急诊科成功救治的又一例心跳呼吸骤停患者。

这位73岁的俄罗斯联邦籍男性,有高血压病、酒精性肝硬化及脑梗死等多种基础疾病,但患者对于治疗依从性差,未能规律按时用药治疗及定期监测血压、心功能等身体各项指标变化,近3个月来食欲明显下降。医院并服用中药治疗,未见明显效果,体重减到15公斤以上。3天前家人发现患者完全不能进食进水,偶有咳嗽,伴意识模糊,紧急送到医院急诊科。

紧急抢救

入院后检查发现患者意识模糊,巩膜及皮肤轻度*染,双侧瞳孔对光反应迟钝,心率次/分,心律不齐,双下肢水肿。血液化验结果显示心肌酶增高,胆红素明显上升并伴有血象升高、贫血、低蛋白血症等情况。结合心电图表现综合分析,诊断患者存在急性心肌梗死、心房颤动、室性早搏心律失常,酒精性肝硬化,消化道恶性肿瘤待除外,支气管炎,营养不良等。

当日下午,医护人员护送患者去CT室检查,13:56行至急诊观察病区门口时,患者突发意识丧失,呼之不应,双眼向上凝视,叹气样终末呼吸,颈动脉搏动消失。安娜护士迅速判断患者出现心脏呼吸骤停,当场立即给予胸外心脏按压并护送病人返回抢救室,同时呼叫其他医护人员。病情就是命令,时间就是生命。在场所有医护人员不管是抢救组,还是留观组值班人员都迅速投入到紧张地抢救中,王燕玲护师给予患者简易呼吸器辅助呼吸。正在查看其他患者的曹守冬副主任医师接到通知后,第一时间赶到现场指挥抢救。此时,患者心电、血压、及经皮血氧饱和度监测显示逸搏心律,心率20次/分左右,血压及经皮血氧饱和度均测不出。凭借近二十年的抢救工作经验,结合最新版国际心肺复苏(CPR)指南,曹守冬医生统筹把握,迅速组织起复苏团队对患者进行积极抢救。各项工作紧张有序,田敏护士准备抢救所需药物,按照按压频率及深度要求继续给予患者胸外心脏按压及简易呼吸器辅助呼吸,为确保按压效果,每五个循环交替换人,王青主治医师顺利给予气管插管并接通呼吸机。同时,给予患者肾上腺素、5%碳酸氢钠注射液等药物抢救措施,根据患者体质状况及监护结果随时调节呼吸机参数。经全力抢救6分钟后,患者恢复自主心跳及呼吸。心电监测仍示波心房颤动伴偶发室性早搏,心率次/分左右,血压/64mmHg,SpO2为98%以上。再次查体,患者双侧瞳孔直径2.0mm,对光反应存在,可见双上肢有自主活动。

紧急检查

因CPR时心输出量仅为心脏骤停前心输出量的25%~40%,仅能够为心脏和脑分别提供平时血流灌注的10%~30%和30%~40%,所以国际医学界普遍认为,一个全面、结构化和多学科合作的救治系统应在CPR后的救治中持续运作。急诊科张涛主任查看完病人后,建议转入重症监护室(ICU)继续进行心肺复苏后救治。但由于患者家属方面原因,患者未能够进一步去ICU住院。

团结协作

当前,各种原因导致的心脏骤停(CA)仍然是世界范围内的重大难题,该危重症对救治的时效性要求高,总体预后不佳。《中国心血管疾病报告》明确指出:心脑血管疾病已经成为我国城乡人口死亡的首要病因。随着我国已经进入老龄化社会,加之心血管疾病年轻化趋势明显,今后将面临心血管疾病的严峻挑战,心脏骤停存在潜在高发的情况。虽然CPR是抢救心脏骤停这一直接威胁人类生命急症的基本手段,疗效确切,但*金救援时间只有4分钟,且成功率极低。迄今最新的统计数据表明,年北京市城区院外心脏骤停患者通过CPR抢救治疗后只有5.0%能够恢复自主循环,出院存活率仅为1.3%,神经功能恢复良好者只占1%。因此,有效实施这一起死回生术是拯救生命的关键所在。直接或间接地反映出医疗卫生发展、城市应急救护、志愿者发展等多方面水平。

部分医护人员

而且,团队复苏已经成为现代CPR抢救的基本形式,平日加强团队培训,要按照团队运作的要求,努力提高各成员的领导能力、沟通能力和临床决策能力,并在临床实践中灵活应用,不断进行案例总结,促进团队不断自我进步。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