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肌囊肿专科治疗医院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长沙10位德艺双馨优秀医生获表彰长沙晚 [复制链接]

1#

编者按

“敬佑生命、救死扶伤、甘于奉献、大爱无疆”是习近平总书记在年8月召开的全国卫生与健康大会上,对广大卫生与健康工作者职业精神的概括。这16个字,是医务工作者初心的真实写照,也承载着一份沉甸甸的责任和光荣使命。

今年8月19日,长沙市2.7万名医师将迎来第二个“中国医师节”。长沙评选出位优秀医师、10位德艺双馨优秀医师。他们数十年坚守临床一线,用妙手仁心化解病痛;他们奋战在防病抗疫前沿,让传染病望而却步;他们扎根基层,为守护一方健康默默奉献……一个典型就是一面旗帜,先进典型的力量将激励千千万万医务工作者继续“弘扬崇高精神,聚力健康中国”。

生命至上,医者初心;尊医重卫,佑护你我!

彭放邓桂林

三分之一的胃被切除不改“工作狂”本色

人物名片

医院急诊医学科主任、主任医师

“生命太脆弱,急诊医生必须快一点、再快一点!”医院急诊医学科主任李长罗的口头禅。该院医院中成立较晚的专科,业务量和救治能力却实现了跨越式发展,目前已成功创建湖南省临床重点专科,年接诊急诊病人15万余人次,抢救各类危重病人1万余人次,危重病人抢救人数和成功率均省内领先。

李长罗一件蓝色的*大衣,永远定格在同事的记忆里。年,医院成立之初,李长罗担任急诊医学科的领头人,那时科里医务人员平均年龄很年轻,为了保证重症患者的救治,带领大家一起成长,他“丢下”老婆孩子,独自住在院内宿舍。每天晚上只要有危重患者,值班医生一个电话,他立马往病房跑。“冬天的夜晚来不及穿毛衣,李主任总是套上一件蓝色*大衣就出现在病房。”很多老同事回忆,只要看见蓝色*大衣的身影出现在抢救室,大家就有了“定心丸”。

长期坚守在急诊一线,高强度的工作、不规律的饮食和紧绷的神经,让李长罗很早就落下了胃病。年夏天持续高温,该科接连收治了多名重度中暑患者,病情十分危重,李长罗忙于指挥抢救,连续几天没顾上按时吃饭,突然胃痛一阵剧痛,李长罗被查出急性胃穿孔,不得不通过急诊手术切除了三分之一的胃。

手术后,李长罗依然不改“工作狂”本色。无论是工作日还是周末,他每天早上不到8时就出现在科室,从抢救室到急诊重症监护室、留观室一一查看病人,并向值班医生仔细询问患者病情和救治情况,遇到年轻医护人员更是询问加小考,让年轻同事对他又爱又怕。正是李长罗这种“工作狂”的精神,让团队得以迅速成长,不断开展了多项常规技术及新技术,如深静脉置管、床旁支气管纤维镜检查和肺泡灌洗、脑室血肿穿刺引流、血液净化、心脏临时起搏等,并与兄弟科室建立完善急性心梗、卒中、急性中*、多发伤等多条急诊绿色通道,让急诊危重病综合救治能力和抢救成功率大幅度提高。

“我们的下一个目标是创建国家级重点专科,只有走在最前沿的急诊医学,才能更好地为百姓健康保驾护航!”李长罗说。

搭建救心高速路,托起患者“心”希望

人物名片

医院心血管内科二病区主任、主任医师

“时间就是心肌,时间就是生命!”这是心血管内科医生的至理名言。目前,我国心血管病死亡率居首位,约占居民疾病死亡构成的40%以上。面对居民生命的“头号杀手”,医院心血管医师李迎33年不知疲倦地奔跑在救心高速路上,为无数命悬一线的患者托起“心”希望。

早在15年前,李迎就率先在医院开展冠心病介入治疗,使该院心血管内科的救治能力上了一个新台阶。她用过硬的技术使得就诊的胸痛患者,尤其是急性心梗、主动脉夹层、肺栓塞等危重患者得到快速诊断、获得及时有效的救治。

去年8月,医院与12医院举行胸痛中心签约仪式及培训,实现了院前急救、急诊科、心内科、介入室以及其他相关临床、医技科室的资源整合,搭建起救心高速路。作为胸痛中心领头人,李迎表示,通过院前急救与院内绿色通道的无缝衔接提高救治水平,将进一步降低胸痛患者的死亡率、致残率。

“心内科医生是半个心理医生。”李迎说,不少心脏病患者存在心理上的问题,紧张、焦虑、恐惧等负面情绪是病人心头的另一个“恶魔”。作为医生,既要治好他们身体的病,还要帮他们克服心病。

今年5月,29岁的小汪因急性心肌梗死入院,李迎第一时间明确诊断,通过临时起搏器置入、右冠脉血管支架植入术,使他脱离了生命危险。小汪不能接受自己如此年轻就患重病的事实,不愿意配合治疗。李迎观察到小汪的情绪变化后,对他特别关照。经过耐心交流,了解到小汪从小缺乏父母的关爱,肥胖、抽烟、熬夜成为他发病的重要诱因。每天下班后,李迎陪伴在小汪身边,不断开导、鼓励他,给他讲解病情,指导康复。李迎的关心让小汪感受到久违的母爱,开始积极配合治疗,病情逐步稳定。康复出院那天,小汪对李迎说:“谢谢您给了我第二次生命,我今后一定会好好善待自己和家人。”

做心脏介入手术就不能避免与射线为伴,李迎瘦小的身躯穿着15公斤重的铅衣,长时间站立手术,导致她早早患上了腰椎间盘突出,疼得厉害时,贴上膏药、绑上腰带,她仍然坚守在手术室。长期“吃”射线,导致李迎抵抗力差、容易乏力,她笑称:“心内科医生是拿自己的命换病人的命,但选择了这一行就不后悔。”

16年用心服务老年群体,患者把她当亲人

人物名片

医院老年医学科主任、主任医师

俗话说“久病床前无孝子”,面对久病的亲人尚有不耐烦的时候,天天与老年患者打交道的医生会是怎样的状态?医院从事老年医学临床工作16年的项金华,用行动给出了答案。“干事业充满激情,对患者充满温情”是同事对她的评价。

“在我心里,项主任就是我的亲人,只要看到她,我的病就好了一半!”在老年医学科住院的潘爹爹已经93岁高龄,尽管有糖尿病、冠心病等多种疾病,看上去依然很硬朗。10多年前,潘爹爹因病在项金华的科里住院,项金华得知他两个儿子都在外地工作,老伴也去世了,便发动科室的医护人员共同照料老人的生活起居,从陪他做各项检查,到帮他订餐送餐、买牛奶,一一细心照顾。长此以往,潘爹爹对项金华充满了信任和依赖,10多年来,无论是患小感冒还是动大手术,都会第一时间找她。

高龄、超高龄患者多,病情复杂,特别是危重老年患者情况紧急,考验着老年医学团队的救治能力。老年患者器官功能衰退,且多病共存情况普遍,医治中常常“摁倒葫芦起了瓢”。项金华要求科里的医生在精通专科技术的同时,必须具备全科医学的基础和临床实践的经验,造就一支基础扎实、梯队健全的人才队伍。目前,该院老年医学科拥有心血管、营养、内分泌代谢、消化、呼吸、神经内科等多个亚专科,发展成为长沙规模最大的老年医学科、长沙市重点学科。

“项主任,我按照您说的方法管理血压,血压一直控制得很不错呢。”近日,项金华带领医护团队来到保利和悦会健康颐养中心开展健康巡查,86岁的杨娭毑和她拉起了家常。临床工作之余,项金华带领团队与天心区多家养老机构建立“医康护”联合体,定期为养老机构的老人进行医疗巡查、健康体检,接送病重的老人就医,对工作人员开展护理培训,实现了医疗救治、康复理疗、养老照料等多重服务的无缝对接。

“心系患者、情系患者,充分展示了医护人员无私的大爱和高尚的医德!”今年7月,国家卫生健康委老龄健康司副司长蔡菲医院老年医学科调研时,为项金华团队点赞。

急诊科干了20年她是同事眼里的“女超人”

人物名片

医院急诊急救中心主任、主任医师

永远不知道下一秒会发生什么,永远不知道下一个病人有多危重……充满未知数的急诊科工作强度高、救治风险大,有人说,能在急诊科坚持下来的都是“超人”。在同事眼里,*艳就是一个上了发条的“女超人”,她在急诊科一干就是20年,如今年满55岁依然激情坚守在急诊急救一线。

年2月,有多年急救经验的*医院,同年12月任急诊科主任。当时,该院的急诊科力量还比较薄弱,*艳带领团队苦练迅速研判病情、抢救处置的硬本领,开设生命绿色通道,不断改善就诊流程。年,已是正高职称的*艳,主动请缨医院急诊科进修,学成回来创建急诊重症监护室,医院危急重症患者的抢救水平。

让患者平安脱险、为下一步的救治争取更多的机会,是急诊科医护人员唯一的目标。*艳每天像踩上了“风火轮”,常常忙得忘了下班时间。

年3月7日下午6时,*艳正打算下班去照顾生病的母亲,急诊抢救室送入一名神志不清、奄奄一息的年轻患者。在不知患者姓名、一时无法联系家属、无人承担医疗费的情况下,她二话不说签字担保,带领团队投入抢救。经过两个小时的抢救,患者终于脱离了生命危险,*艳才拖着疲惫的身体回到母亲的病床前。后来,该患者的医院,不停地向医护人员说着感谢。“这就是当医生的幸福,再苦再累都值得!”*艳说。

西藏自治区贡嘎县社区卫生服务医院对口帮扶单位。年,*艳两次走进雪域高原,克服严重的高原反应开展援藏工作,帮助该中心制定急诊制度和流程,参与调研、培训、急诊演练等工作,为当地留下一支带不走的急救医疗队伍。

长沙市急救中心河西分医院。今年该院成立急诊急救中心,承担着院前急救和院内急诊双重重任,年满55岁*艳义无反顾当起该中心领头人。

多年的急救临床工作,让*艳意识到院前自救互救的重要性。自年起,她带领急诊医疗团队坚持开展“白金十分钟”系列急救主题活动,利用休息时间走进社区、企业、校园,普及心肺复苏术、气道异物梗阻、外伤现场处置等急救知识与技能,让越来越多的市民掌握了自救急救本领。

她的“招牌式”微笑成为治愈患者的一剂良药

人物名片

医院五一路院特诊中心主任、主任医师

“戴主任,看到你的‘招牌式微笑’,我的牙疼好了一半,心情也没那么紧张了。”医院五一路院,特诊中心主任戴丽霞的病人总是络绎不绝。特诊中心接诊的多是老年患者,老年人生病容易紧张、焦虑,沟通也比较困难。“要把他们当孩子,得轻言细语哄着。”戴丽霞总是这样叮嘱科里的医务人员,自己更是这样坚持做了几十年。

90岁的朱爹爹每次牙疼就只请戴丽霞看病,因为老人患有帕金森综合征,身体控制不住地颤动,口也不能正常张开。戴丽霞每次检查时,都用左手轻轻托住老人的下颚,将食指和拇指放入其口中协助张开,防止老人咬到自己的舌头。“好的,表现很好……您再坚持一下,马上就好!”戴丽霞微笑着不停地鼓励老人。这样一次治疗花费的时间是普通患者的三四倍,每次治疗结束后,戴丽霞总是活动活动疼痛酸胀的脖子,继续带着“招牌式”微笑为下一名患者服务。

很多老年人口腔疾病治疗周期较长,回家后还常有一些问题需要咨询。戴丽霞把自己的手机号码留给他们,无论什么时候接到患者的电话,都会不厌其烦地解答。

一个雨夜,戴丽霞在睡梦中被电话铃声惊醒。原来是在她手里看过病的李爹爹牙疼得厉害,无法入睡,还诱发了胸痛,无奈之下拨打戴丽霞的手机求助。76岁的李爹爹患有高血压病、冠心病,如果疼一晚上,可能有突发心梗的风险。“您别急,医院吧。”戴丽医院。经过及时治疗,李爹爹的牙不疼了,终于可以回家睡个好觉。戴丽霞和衣在办公室的沙发上闭了一会眼,又投入到第二天的工作中。

工作之余,戴丽霞经常到长沙市老年大学和街道社区开展口腔保健知识宣讲、口腔普查和义诊。她多次被评为市直卫生健康系统“芙蓉标兵”,年被湖南省文明委授予“雷锋式健康卫士”等荣誉称号。

不知疲倦的“铁娘子”防治结合守护健康

人物名片

医院(医院)内分泌糖尿病科主任、主任医师

周卫东外表柔弱,却是同事眼里不知疲倦的“铁娘子”。她是患者信赖的好医生,也是尽职尽责的*协委员;白天晚上在门诊、病房连轴转,周末又忙着给患者做健康教育,到基层开展带教、培训和健康宣讲。在她看来,防治结合守护市民健康,是新时期卫生健康工作者的应尽之责。

年,周卫东医院(医院)内分泌糖尿病科主任时,科里只有5名医师,工作任务特别繁重。她身兼数职、带头加班加点,门诊、查房、全院会诊、总住院值班、科研教学……周卫东回忆,当时心里有一个念头:带领年轻的团队快速成长起来,满足辖区内老百姓的健康需求。

当年正赶上周卫东的儿子备战中考,她每天下班晚,每日20时以后才赶到儿子学校附近的陪读房,辅导儿子完成功课,交流一下学习、生活情况后,医院附近的家。由于路途远,到家时往往已是次日凌晨了。“每天来回奔波,为的是一旦夜里有危急重症患者,可以第一时间赶到病房。”周卫东回忆,有一天凌晨,刚到家就接到值班医生的电话,一名19岁的青年男子因为糖尿病酮症酸中*陷入昏迷。医院,与科室医护人员合力抢救,终于让青年男子在清晨7时苏醒过来。周卫东一晚没有合眼,简单洗漱后,便振作精神又去门诊上班。

周卫东的门诊患者很多,为了保证每一名患者当天看完病,她提前30分钟出诊,推迟1小时下班。常年操劳、久坐让周卫东患上了严重的腰椎间盘突出、肩周炎,她总是利用午休时间做康复治疗,一到上班时间又精神抖擞地出现在诊室、病房。

“由于饮食和生活方式的改变,糖尿病日益年轻化,医院病情控制得很好,一回家血糖又噌噌往上升。”周卫东坚持每个周末利用休息时间给住院患者讲一堂保健知识课,指导他们合理用药,改变不良生活方式。周卫东还领衔建立“长沙县糖尿病专科联盟”紧密型医联体,利用晚上和节假日,带领医务人员深入基层开展义诊、查房、带教,给居民开展健康宣教。作为市、县两级*协委员,她深入社区、农村调研,针对老百姓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