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邮电大学体育馆的屋顶被风刮走了,事在12月21日。这是《法制晚报》报道的。屋顶刮走了就刮走了,修修就没事。如报道说,“一周内便可修复”,而且“大多数学生进馆上课不会受到太大影响”。 “便可修复”的时间只需一周,学生上课又“不会受到太大影响”,所以是一件小事。12月21日,北京刮了多大的风呢,《新京报》报道是“五六级的偏北大风”,“部分地区的瞬时风力达到了八到九级”。看来,北京邮电大学体育馆是被八到九级的瞬时风力破坏的。体育馆落成才1年多,设计和施工要求是否考虑到八到九级的风力,不知道。 没有听到解释,也似乎没有谁发问,这件事只是风中的一个趣闻。好在“这样的大风出现在北京比较少见”,所以敬请放心,北京不太可能有别的屋顶被刮走。谢谢老天。 12月24日,新华社报道“鸟巢”出现了一些小问题,镶在钢结构表面上的介绍文字多处脱落,业主单位介绍说,早在10月就已发现了,前两天已把残字全部铲掉。这不是质量问题,钢字当初就是粘上去的,脱落是正常,鸟巢的质量“不容置疑”,而且日前已荣获2008年中国建设工程鲁班奖。 原来10月份就脱字了,真是不错,奥运会和残奥会开完,字就掉了。这是人算呢,还是天算呢,不知道,反正字变残了是正常。如属脱字时间是人算,可证科学预测确实很发达了;如果属于天算呢,那么脱字没有在场馆担当大用期间出现就是偶然。无论人算天算吧,掉下钢块时没有砸到人,这是很好的,不过危险因素存在,这似乎也无碍于鲁班奖。 另外,国家体育场,奥运主场馆,介绍场馆情况的钢字是粘上去的,这个当初没听说,落了才知道,不知是当初报道不够深入,还是报道有意放过。但结论也不能不相信,鸟巢的质量“不容置疑”。但不容置疑的意思是什么,不容许,还是不必要;以及为什么不容许,或者为什么不必要?存疑。 又看到照片,是在鸟巢体育场外面拍的,人行道地砖成片开裂,并有积水。这当然与鸟巢体育场的质量没有关系,体育场边上的路,不是体育场,最多是体育场的辅助件。地砖裂了,积水是正常,但为什么地砖裂了呢?很奇怪,行驶过超载汽车或者拖拉机吗,行人不小心踩破了吗,或者又是在正常范围之内,质量“不容置疑”吗?再次存疑。 可能,事情都是正常的。正常的,就是不足为怪。修起一年多的建筑,屋顶不见了,正常。用了几个月的建筑,钢字掉了,正常。用了几个月的地砖破了,正常。修修补补,都正常。这样说,如果任何一样东西,“确保质量”的也好,“精心制作”的也好,不在很短时间内达到修补状态,反而是不正常。 “新三年,旧三年,缝缝补补又三年”,过去的事情了,衣服都可以在6年以内才修修补补,现在是钢筋铁骨也撑不到这个分上。材料科学在发展,建筑技术在发展,这可能比建筑质量更加“不容置疑”。但什么都在发展,怎么搞成什么都容易坏掉呢,难道大家都在搞破坏性试验? 社会与时代,总是在细节上呈现的。鸟巢是以怎样的劲道去做的呢,仍然会“正常”地迅速进入修补状态。真正“正常”的,不是建筑无论新旧、大小和正俗,都要一开始就与修补相伴,而是时代与社会已经发展到了孔洞处处的阶段。孔洞处处,大概是我们的社会和时代背景,哪怕你用心再用心,总体的背景仍然要“正常”地起作用,这确实是“不容置疑”的。(刘洪波)
【化学成分】含脂肪油。
11月3日,据“不动产114”透露,上周首尔的房价下降了0.01%。新城和首都圈的房价也都停止了上涨,保持平稳的价格。而首尔房子的租金已经连续六周保持上升的趋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