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肌炎是指各种原因引起心肌的炎症性病变。临床表现各异,轻症患者无任何症状,而重症患者可发生心力衰竭、心源性休克甚至猝死。心肌炎急性期CK、CK-MB可升高。
CK是一个二聚体,有CK-BB、CK-MM及CK-MB三种同工酶的形式。其中CK-MB与心脏关系密切,CK-MB的升高常提示心肌损伤,但临床上也常见无明确病史的CK-MB升高,而容易被误诊为心肌炎患者。
病例资料
患者女,28岁,因“体检发现心肌酶升高5个月”入院。
患者体检时发现肌酸激酶(CK)U/L,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69U/L。5个月后复查心肌酶显示,CKU/L,CK-MBU/L。医院,诊断为“心肌炎”。患者为进一步诊治到我院住院。既往体健,平素无心悸、胸闷等不适。
查体:脉搏72次/分,血压/75mmHg,心肺查体无异常。
入院检验:血尿便常规、补体、抗核抗体、抗链球菌溶血素O、类风湿因子、血沉、甲状腺功能、肌钙蛋白I(cTnI)均无异常。心肌酶检测显示,CKU/L,CK-MBU/L。胸片及心脏超声检查无异常;心肌核素灌注显像检查未见异常。
病例分析
由于患者并无心脏病相关病史及检查证据,仅有CK-MB升高,且CK-MB/CK30%,说明有异常同工酶存在。进一步对CK-MB同工酶CK-MM、CK-MB、CK-BB进行分型检测,结果显示,CK-MM6.0%,CK-MB0.0%,CK-BB0.0%,巨CK1(MCK1)94.0%,表明患者的CK-MB活性为假性升高。排除心肌炎后出院。
常规CK-MB的检测常采用免疫抑制法,是造成上述CK-MB假性升高的主要原因。免疫抑制法因简便、快速、灵敏度高,被普遍应用于临床检测,但是CK-MB活性常会出现假性升高。
为什么免疫抑制法测定CK-MB会出现假性升高?
免疫抑制法是基于正常血清中CK-BB的含量极微,可忽略不计,假设血清中只有CK-MM和CK-MB的前提下,在试剂中加入抗CK-M亚单位的多克隆抗体,抑制CK-MM和CK-MB中M亚单位活性,测得结果相当于CK-MB中B亚单位活性,再将其结果乘以2,即相等于CK-MB活性。
显而易见,凡可使CK-BB升高的疾病或抗M抗体无法抑制时均可使CK-MB结果假性升高。
(1)CK-BB的增高
CK-BB主要存在于健康人脑组织、胃肠道、前列腺和子宫内膜、胎盘等器官或组织中,所以当出现神经系统疾病、肿瘤、脑外伤等情况时,会导致组织中CK-BB释放入外周血,从而造成CK-BB活性升高,进而影响CK-MB测定的准确性,CK-MB出现假阳性。
(2)巨CK的干扰
巨CK是巨分子酶,正常情况下不会被抗CK-M抗血清所抑制,巨CK干扰的情况下一般表现为血清中CK-MB占总CK活力50%以上,而CK活力正常、轻度或中度增高。
巨肌酸激酶1(巨CK1)是酶与免疫球蛋白(IgA、IgG或IgM)的结合物,当形成复合物时,CK-MB试剂中的抗M抗体不但不能抑制CK-M,而且因为计算时结果乘以2,更加扩大了误差。有研究认为,巨CK1的出现与风湿病、心脏疾病、溃疡性结肠炎、恶性肿瘤及胃肠道疾病等有关。
而巨肌酸激酶2(巨CK2)是一种不正常低聚的线粒体CK(CK-MT)。CK-MT抗原性与CK-M不同,抗M不能抑制CK-MT,因而导致CK-MB的假性升高。巨CK2与恶性肿瘤密切相关,可作为肿瘤的一种标志物。
(3)样本溶血的影响
溶血标本含有高水平的腺苷酸激酶,ATP和葡萄糖-6-磷酸,会干扰实验分析,使CK-MB结果假性升高。
因此,用免疫抑制法测定CK-MB时,如出现了CK-MB高于总CK的现象,或CK-MB升高难以解释时,应当考虑到是否存在影响CK-MB活性测定的因素,避免方法学导致的检验差错。
如何辨别处理CK-MB的假性升高?
(1)CK-MB/CK比值参考范围在4%~25%,至多也不超过30%,当CK-MB/CK25%,表明存在着心肌梗死以外的因素,即说明有异常同工酶的存在,包括CK-BB、巨CK1、CK2;
(2)结合其他指标例如肌钙蛋白(cTnl)、心电图等联合分析;
(3)改用电泳法或者质量法进一步检测CK-MB亚型,可确定有无CK-BB或巨CK的干扰。
参考文献:
[1]孙福明,周浩淼,刘增涛.肌酸激酶同工酶假性增高的因素分析[J].中国高等医学教育,,04.[2]蒋静,张翠柳,崔文敬.CK-MB假性升高误诊为心肌炎1例[J].军事医学,,01:61.[3]李瑞,许召杰,赵鼎,宋银森.免疫抑制法检测患者血清CK-MB假性升高原因分析[J].实验与检验医学,,01:61-63.[4]王霞.肌酸激酶同工酶MB活性大于总肌酸激酶活性的原因分析[J].国际检验医学杂志,,13:-.